南府和大乾從來不窮,但之所以餓殍遍地、民生哀怨,之所以南府軍甚至大乾軍隊財政緊缺。
最根本的原因,其實還是有些人吃的太難看了。
石聞遠在發覺現在兵力不足,不適合繼續進攻以後,就將工作重心放在了消化勝利果實之上。
現在石聞遠已經有了三縣之地,手下數十萬人,大大小小也算是個割據一方的軍閥了。
也該有一些正規的稱呼和機構了,不能一直鐵衛軍地盤、鐵衛軍下屬的官吏這麼叫了。
所以,等到安定下來以後。
石聞遠召集了鐵衛軍的高層以及趙逸飛等官員,召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可以決定未來走向的會議。
在這次會議上,眾人一起激動的討論著給自己等人即將組建的政治集團勢力的名字。
有人提議,或許他們應該叫做新南府,卻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。
也有人提議,或許他們的機構應該叫做石國,很顯然這是以石聞遠的姓為名國家的。
反正他們已經反了大乾,倒不如直接建立帝國,鞏固政權,提升法理性。
這個想法倒是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在場的大多數人員的同意。
不過石聞遠卻很不滿意,直接將建國一事壓了下去,尤其是建立帝國這件事,石聞遠更是無法接受的。
既然石聞遠穿越到了這個世界上,之前沒有能力也就罷了。
可現在石聞遠可是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的。
身為新時代好青年,既然有這個機會和能力。
他又怎能不反帝、反封建,將這兩座害人命的大山從百姓的頭上拿下去呢?
再者,建國一事不應操之過急,現在石聞遠手下僅有數十萬人,兵力加起來也就兩萬多。
就這點體量,完全沒有一套體係。
若是建國,實在是自取其辱,用不了多久,這個新建立的國家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自行崩潰的。
石聞遠首先提出了建立正式的行政機構和軍事體係的必要性。
他認為,隨著勢力的擴大,需要更加規範的管理來確保效率和秩序。
討論來,討論去,最終在石聞遠的拍板之下,取了一個超越這個時代的名字,叫做新民政府。
石聞遠任職新民政府的主席,掌管新民政府的最高軍事和政治權力,副主席為趙逸飛。
其中下轄機構有軍委會、內務局、財政局、司法局、治安局等多個機構。
雖然對於現在的新民政府來說,機關和係統有些繁雜,人手也不是很充足。
但是先將體係和各部門的工作任務確認下來,這對於人才的迅速培養也能起到促進作用。
畢竟以前的官吏要學的東西很多,是需要一個人治理一整個地方的政務的。
現在石聞遠建立了這麼多的部門,對於處理政務的官吏們也能起到幫助的作用。
以一個一千人的大村子舉例,原本這裡隻有一個村官和一些民兵。
村官們可是又當爹又當媽,事事親為,工作還是很辛苦的。
這些機構的建立,在村裡會插入一兩個工作人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