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因為海洋生物種類太多,我們沒有辦法逐一針對,所以現在我簡單的把他們歸結為兩個大類。”
“一種是物理攻擊型生物。”
“一種是元素攻擊型生物。”
“對於物理攻擊型生物,大家儘可能拉遠距離,不要讓他們近身,就算它們擁有遠程攻擊的能力,肯定也是次數有限的,難以為繼。”
“防禦力低的,就通過熱武器進行飽和式攻擊,以確保能夠徹底讓其失去行動力。”
“皮糙肉厚的,就立刻尋找附近的學生進行協助,想辦法限製住它們的行動,然後再尋找可以造成傷害的弱點,發動致命攻擊。”
“對於元素攻擊型生物,則根據元素生克,尋找援助,始終保持壓製,我們就能以最下的代價解決掉它們。”
陽霄一番分析解釋,讓戰場上每個人都擁有了清晰的思路。
甚至都不需要圍著海洋生物的士兵求助,那些學生就能遠遠的通過海洋生物展現出來的能力,來判斷出自己能不能幫得上忙。
是就留在原地協助,還是換位置到更合適自己的地方去。
都能有足夠依據來支撐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這樣無形之中,大大增加了人類防線相互配合的效率。
海洋生物的清理工作,自然也就加快了不少。
基本上可以和巨型八爪魚拋擲海洋生物的速度相持平。
接下來,便是消耗戰了。
雖然亡者大軍帶來的海洋生物並不少,但是終歸是有個上限的。
而且它們之中,大部分都不具備靠自身在陸地上長途跋涉的能力。
都是靠活死人軍團合力抬過來。
隻要陽霄他們撐的夠久。
總有把它們消耗光的時候。
而且,沒消滅一個海洋生物,就是在消除一個隱患。
否則的話,等到正麵大軍推進而來的時候,再有它們的配合,那才真的叫人頭疼。
因為亡者大軍那邊,並沒有機會越過火焰區域,看到人類陣線這邊的情況。
所以第二輪的戰鬥,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。
在陽霄的全盤指揮之下,士兵和學生們,不斷的磨合,漸漸的有了默契和信任。
並且對陽霄越來越信服。
而在天江東岸,平原一側的那些學生們,親眼見證了這場戰鬥的全過程。
但凡有點血性的,都在為自己沒能留在西岸參與戰鬥而感到遺憾。
在陽霄他們與亡者大軍拉扯的同時,帝都那邊,也沒有消停。
諸葛機安排的第一批支援人員,本來應該是乘坐直升機,給天江守軍送去武器,並對亡者大軍進行一輪投擲轟炸的。
可是,這批支援人員,沒有任何一個人,去到了天江。
在直升機從軍區越過帝都,飛出郊外之時。
突然所有直升機的儀器,全部出了問題。
隻有極少數幾個士兵反應夠快,及時跳傘,保住了性命。
其他的大部分人,都隨著直升機一起掉落地麵,在響天徹地的爆炸聲中,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。
而這幾聲爆炸,正式藏在暗處的暗流,即將掀起滔天巨浪的開幕詞。
爆炸毀掉的,不隻是幾架直升機。
不隻是幾條人命。
不隻是天江防線得不到及時的後勤支援。
它毀掉的,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。
那就是帝都的民心安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