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墟大陣的核心理念就一個。
那就是有進無出,有來無歸。
這一點,倒是和陽霄在打團戰的時候設計的陣法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陣法必須應天地造化而立,是一定有兩個生門的。
即便是陣主故意設置的密不透風,總得有個入口吧。
那就是第一個生門。
哪怕生門內部,布置了可進不可出的機關,但通道就在那裡。
就算後續以厚重堅硬的岩石擋住了,它也不可能比周圍厚實。
另外,一個陣法,之所以被稱為陣法,就是需要內部能量流動。
沒有能量流動,那就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空間環境而已。
而能量流動的過程中,必然會對陣法中能量衝擊最大的地方,造成磨損。
並且可以利用能量流,加大衝擊,強行突破。
這兩道生門,一道位置確定,容易找尋,一道需要耗的功夫。
為了讓陣法具有迷惑性。
陣主會把兩個生門,都設置到和本來位置不同的地方去,讓困在其中的人,即便是找到了陣法的生門,也要需要突破幾個難關,才能到達陣基的生門。
這樣的設計邏輯,是為了讓同樣的人在第二次進入陣法之後,也依然無法確定陣法生門真正的位置。
畢竟,大多數人都會把陣基的生門,當做脫困的出口。
這樣一來,操作空間就出來了。
可以像陽霄那樣,利用岩土元素,進行封門。
雖然不能長久,但是短期內是可以進行迷惑的。
被困的人,看到與周圍環境相同,就不會太過留意。
除非是精通陣法的人,推算出了生門所在,篤定的強行突破。
而當需要讓一個陣法,能夠長久的維持沒有生門的狀態,那就必須另辟蹊徑了。
陳凡想到的辦法是。
以生門連生門。
當然,這兩個生門,指的不是同一個陣法的生門。
而是兩個陣法,生門相接。
這樣一來,從第一個陣法生門脫出的人,很容易就闖入了第二個陣法之中。
而整個過程,被困的人未必能夠察覺。
而隻要在第二個陣法之中待上一段時間,就會因為兩個陣法的設計邏輯不通而徹底變得混亂。
因為北玄山的範圍夠大,所以陳凡設置的陣法,不隻是一個兩個。
而是由整整九個陣法相連。
八個圍在外麵,中心區域,也設置了一個更大的陣法。
因為陣法需要有兩個生門。
正好,外側的八個陣法,一邊可以個連著旁邊的小陣,一個可以連著大陣。
這樣就讓所有陣法都串聯了起來。
不管陳凡開啟陣法之前,北玄山範圍內的人身處何處。
隻要歸墟大陣一開啟,所有人都會被困如陣中。
後續進入北玄山地界的人,也是如此。
不過,陣法不是結界。
無法從現實環境之中單獨的隔離出來。
但是卻可以通過水蘊霧氣來阻擋視線。
通過能量風暴來防止強者從上方越過。
甚至在某些區域,還有特殊的禁製,可以把飛在高空的人給吸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