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蓬雷一臉愕然。
洪冰芯掩嘴輕笑兩聲。
補充道:“逗你玩的。”
“走啦天才,努力工作哦!”
等到兩人漸行漸遠。
蓬雷臉上才露出一抹笑容。
“真是個小惡魔。”
“好了,開始工作了!”
“琴琴,把所有部件按順序擺好。”
說完。
蓬雷開始指揮琴琴。
很快。
各種零散的部件和連接件。
都被整齊擺放好。
琴琴幫蓬雷規劃每個部件的位置。
並展示3d圖像。
方便拚裝。
一上手。
蓬雷不得不感慨。
係統給出的變形金剛設計圖真可謂匠心獨運!
變形金剛的組裝與普通機器人不同。
普通的機器人可能更多是機械配件組合。
但變形金剛完全不同。
整個變形金剛的所有連接方式。
都是完美契合的。
所謂的完美結合。
大概是借鑒了古代的“榫卯”設計。
從頭到尾不使用釘子、螺絲、膠水甚至是焊接技術。
完全依靠每個部件之間的緊密貼合。
可以說,就是這些連接部件之間完美的相依。
它們就如同傳統的榫卯結構一樣,兩部分嚴絲合縫地接在一起,構成了富有彈性卻極為牢固的整體。
這解釋了為什麼。
蓬雷堅持親自獨立完成所有的連接部分;
同時這也是造成製造失敗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有時,一個連接點上極其細微、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,一旦出現問題,就可能破壞整個結構。
不說徹底報廢,但如果
某個負責變形功能的關節出現了問題,那這一整隻手臂就得作廢。
而且,每一片微型連接組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還得與汽車零件精確匹配。
一旦兩者配合出問題,輕則影響整體性能,重則導致整個車輛解體。
更彆提當各連接件間存在哪怕一丁點偏差時,全部工作都得重來一遍。
簡而言之,在這個世界裡,除了蓬雷以外沒有任何人能成功製作出另一台變形金剛。
即使他給出再詳細的設計圖紙,並且耗儘多年心血去嘗試,也無人能做到在毫米甚至微米範圍內不出差錯。
然而,這種極容易失敗的方法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著的。
也就是說,如果所有部件都能準確安裝,那麼無論這輛車遭受什麼樣的撞擊或壓力,除非被徹底毀滅,否則不會輕易散架,堪稱堅固無比!
隨著對整個過程越來越了解,蓬雷感到越來越興奮。
他開始充滿激情地進行組裝。
對他來說,每一次成功的拚接都像是一段動人的旋律。
這樣的挑戰對於身為研究狂熱者的蓬雷而言,絕對是一種難得的樂趣!
……
兩天後的傍晚,蓬雷筋疲力儘地癱倒在工作室的地麵上,全然不顧旁邊老朋友推來的椅子……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