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勾勒出關鍵草圖之後,他解釋說:“這就是電磁炮的基座,可以兼容移動係統。”
“也提過了,加上腿就好,八條腿更穩固、更靈活。”
“采用了蜘蛛的仿生學原理。”
“而且,由於功能需要,這八條機械腿要承受大部分反作用力。”
“因此,即使連接部件也要用盾鋼製作。”
“不然就算外部零件扛得住,內部結構也扛不住。”
此時,一些小組成員心裡有些疑惑。
不過看到蓬雷還在講,也不好插話,隻得安靜聽著。
“既然借鑒了蜘蛛的仿生學,相信大家已經有了想象。”
“蜘蛛腿上的倒刺能讓它在任何堅硬表麵固定自己。”
“我的設計是,這八條腿平時縮進電磁炮裡,部署時再展開。”
“有時候電磁炮會安裝在載具上,自然不用搭基座。”
“但如果是單獨使用,這些機械腿就會在現場展開部署。”
“利用倒鉤原理,可以在任何物體表麵穩固架設。”
“哪怕是在垂直於地麵的懸崖峭壁上,電磁炮也能穩穩掛住。”
“甚至獲得高打低的優勢。”
聽到這裡,現場的科研小組都覺得有道理。
畢竟事實擺在那兒,利用蜘蛛的仿生學原理,在機械腿上延伸出類似倒鉤的裝置,確實可以使電磁炮在任何地方部署。
但是有一個問題。
他們不知道怎麼用盾鋼,甚至不知道怎麼製造盾鋼。
這種東西是蓬雷自己發現的,怎麼可能那麼容易掌握?
即便按照蓬雷的方法製造出盾鋼,
怎麼造這些機械腿呢?
要知道,這些機械腿即便是用普通鋼製材料,製造難度也很高。
因為仿生學研究本身就很困難,每種生物的身體構造都是獨特的,這是大自然賦予的特性。
更何況現在還要用一種全新的、沒見過的材料,難度更大了。
於是,大家都開口問道:“蓬老師,這個難度實在太大了。”
“我們連盾鋼怎麼造都不知道。”
“手上也沒有現成的盾鋼樣品。”
“更彆說往仿生學方向去靠攏了。”
這麼一想,大家覺得蓬雷的話有點不切實際。
畢竟這種仿生學部件,不像無畏者的那種大塊裝甲,裡麵涉及很多小零件,非常複雜。
麵對這樣的問題,蓬雷根本不當回事。
他隻是搖了搖頭,對老大說:“把角落裡的那個箱子搬過來。”
老大立刻行動,將角落裡的一個大鐵箱子搬到前麵。
打開蓋子一看,大家發現箱子裡整齊地放著一些像是強力膠一樣的容器。
喜歡一下夷平一座山,你說這是步槍?請大家收藏:一下夷平一座山,你說這是步槍?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