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後來覺得這樣實在太不合適了。
這麼高科技的一套裝備,居然還要把子彈掛在身上,既難看又不合理。
於是改成在大臂裡裝子彈箱,並利用連通技術將整條手臂都填充為子彈供應通道,時刻為小臂上的迷你轉輪槍補給子彈。
完成對右小臂迷你轉輪槍的設計後,蓬雷開始測試戰甲的發射動作。
大致來說,隻需抬起右手,用右手瞄準目標。
戰甲內的槍管會自動伸出,通過連接結構高速旋轉射擊,每分鐘可射出大約1500發子彈。
而一次裝載在大臂裡的子彈,設計上為5000發。
畢竟這是轉輪機槍,再怎麼改進也隻是個突擊火力,適合對付普通敵人。
現在的戰場,哪裡還會有成千上百的敵人讓你一次性對付呢。
對方能派出幾十人的小隊跟你打就算給麵子了。
要那麼多子彈乾啥。
不如多帶幾枚導彈。
接著。
蓬雷又盯著左臂的裝甲部位。
右手上都裝上了迷你機槍。
左手要是沒有任何武器,就有點不符合對稱美了。
於是。
蓬雷把初代動力裝甲中的另一件裝備。
裝到了左前臂的戰甲裡。
兩枚多功能電磁乾擾彈。
“這是電磁乾擾嗎?”
“ep類型的?”
邱菁帆對這類武器挺有研究的。
看著蓬雷將那兩枚隻有手指粗細的電磁乾擾彈。
裝到左臂的戰甲上。
忍不住出聲詢問。
蓬雷點頭回應:“嗯,就是電磁乾擾。”
“四枚導彈,再加上一挺轉輪機槍,其實火力已經足夠強了。”
“不過我想再增加一些功能性武器。”
邱菁帆很認同這個想法。
忍不住走上前來。
開口說道:“現代戰爭打的是信息戰。”
“如果有隨時可以引爆的ep。”
“乾擾對方通訊和電子設備,確實能給己方創造很大優勢。”
“不過,你這電磁乾擾彈怎麼跟平時見過的不太一樣?”
邱菁帆所說的不一樣。
不是質疑為什麼這些電磁乾擾彈這麼小。
蓬雷能做出這麼小的導彈。
自然也能做出相應大小的電磁乾擾彈。
她真正好奇的是,這電磁乾擾彈內部有很多從未見過的機械模塊。
負責電磁乾擾的部分電路她是認識的。
畢竟無論再怎麼微型化,原理和本質是不會變的。
但這新增的電路模塊是用來做什麼的?
蓬雷看出了她的疑惑。
特意拿了一枚電磁乾擾彈。
放大展示其內部構造。
隋天化和邱菁帆可以清楚地看到。
這枚電磁乾擾彈裡,實際上有兩個完全不同的電路模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