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麼大的東西能環繞一個星球運行,以東海現有的條件能搞定嗎?
根本不可能!而且需要十萬家工廠協同生產,數千萬甚至上億熟練工人投入製造。
這才是真正的挑戰。
不然的話,這就是個模擬遊戲罷了,誰都能按部就班做出來。
聽了這些困難點之後,李旭說道:“這點不用擔心,003、002和001都已經表態了。”
“隻要能做到,我們就應該全力以赴,因為這是改變東海曆史的大事。”
“可以這麼說,一旦我們建成了戴森球,那麼東海的曆史將從此翻開新篇章,兩個時代截然不同。”
“所以蓬雷先生,您擔心的製造問題並不是阻礙,一定可以克服的。”
“現在的關鍵是生態循環係統是否成熟,製氧技術能不能行,以及重力調節裝置。”
“畢竟人類將來要生活在上麵啊。”
聽了李旭的話,蓬雷點點頭:“你說得沒錯,正是因為這樣才更不能馬虎,我心裡非常清楚。”
“這件事絕不能草草結束。
核心就在於此,如果我們無法搞定這些問題,一定會遭遇重大挫折。”
“其實你也看到了,這並非易事。
不過我已經考慮得很清楚了,優先解決生態循環係統的問題。”
“至於重力控製倒是最好解決的。
隻要保證戴森球按照天體運行規律旋轉,就可以避開引力平衡的問題。”
確實如此,之前動力方麵早已有人攻破難關,基礎還是紮實的。
雖說戴森球要求比較高,但李旭的擔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就這樣,在接下來的時間裡,蓬雷和團隊一起經曆了不斷探討、推翻、再討論的過程。
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,其餘的問題暫時不需要過度操心。
大約一個月過去了,他們總算拿出了第一版設計稿,並初步製作出第一階段的產品原型。
看著眼前龐大的零件模型,蓬雷激動得不行。
而就在消息傳來的第一時間,003就趕到了科研基地。
當親眼目睹這個巨大的結構時,他由衷感歎道:“這就是傳說中的戴森球吧?”
“蓬雷先生,您的貢獻真的不可磨滅,但也正因為如此,我才想問問——”
“這麼誇張的巨型結構,下一步打算怎麼把它送進太空呢?現階段無論是飛船還是火箭都沒有足夠的能力。”
這個時候,蓬雷回應道:“尊敬的003先生,這隻是最初版本的小樣兒而已,正式版本會比現在更大。”
“這件事情並不輕鬆,你的提醒倒讓我注意到了一個問題:目前我們的運載方式的確是個短板。”
“事實確實如此,沒方法把成品送上天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呀。”
聽完這話,蓬雷笑著安撫道:“請彆擔心,這並不算難以解決。
倘若我們將設備成功研發完畢,相應的輸送手段必然也會隨之完善。”
聽到蓬雷的解釋後,003點了點頭,心中釋然了許多。
科學領域裡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。
真要做出戴森球這種複雜的東西了,運輸工具反而不算難事。
更何況眼下東部集團工業計劃也進展良好,短期來看有些吃緊,但長久而言不存在致命障礙。
喜歡一下夷平一座山,你說這是步槍?請大家收藏:()一下夷平一座山,你說這是步槍?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