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收到,蓬總。”
龍在田應了一聲,領著幾個穿得跟太空人似的工作人員,往前頭走去。
其實全是演的。
說白了,蓬雷稍微忽悠了一下這幾個人——他們根本不了解芯片生產的具體流程。
實際上,生產早就開始了。
現在帶他們去看的,隻是最後一步:測試合格的成品出來。
芯片的製造大致分幾步。
首先是做晶圓,把沙子一步步提純、拉晶、切片、打磨,做成光滑的矽片,當作芯片的“地基”。
然後是光刻,最關鍵的設備就是上輩子卡了龍國脖子的光刻機。
這一步,是把設計好的電路圖,用光刻機一層層“印”到矽片上。
印完之後,進行摻雜處理——往電路溝槽裡注入離子,比如硼或者磷,讓晶體管有了特性。
接著填銅,把各個晶體管連起來。
然後再重複摻雜、光刻、填銅的過程。
看起來就一塊芯片,其實內部疊了幾十層結構。
最後一步,就是封裝和測試。
8寸的晶圓上,根據芯片大小,能切出幾十到上千顆不等。
切完馬上裝到基板上,蓋上外殼封好,再一個個檢測。
檢測完合格的,就能打包出貨了。
就這麼一套流程走下來,沙子才算真正變成了我們手裡能用的芯片。
而蓬雷讓他們看到的,正是最後這個封裝測試環節。
畢竟,總不能讓人在這守十天半個月,看沙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芯片的。
“這就是咱們高騰自己做出來的芯片?”
當龍在田把一顆剛通過測試的電源管理芯片拿過來,遞到大家麵前時,鬱桂月睜大眼睛,滿臉驚奇地問。
“哈哈,你眼前不就擺著嗎?”
對鬱桂月這有點傻乎乎的問題,蓬雷笑著指了指生產線,打趣道。
他的聲音被防護服悶著,聽上去有點甕聲甕氣的,反而逗得人想笑。
“對,這塊電源管理芯片,完全是我們自己動手設計、自己動手做出來的。
裝在設備上,能讓電量多撐十三點二個百分點,最關鍵的是——價錢直接砍掉一半。”
龍在田一邊說,一邊從盒子裡取出幾枚芯片,挨個遞給在場的人,手裡不停,嘴裡也沒停。
“啥?價格直接腰斬?”
張宇一聽,聲音都變了調,脫口而出。
“先彆急著驚訝,現在重點不是這個。”蓬雷眼尖,注意到鬱桂月靠在牆邊,呼吸急促,臉色發白,趕緊打斷了龍在田接下來的話,“咱們先撤,出去再說。”
“對對對,外麵聊,外麵聊更自在。”李達明反應也快,一看氣氛不對,立馬順著蓬雷的話接上。
既然蓬雷都發話了,其他人自然沒理由反對。
再說,頭一塊芯片誕生的過程他們也都親眼見了,該拍的照片也拍了,沒什麼遺憾的。
可在這無塵車間裡,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,說話全得靠吼,累得慌。
蓬雷悄悄伸手,握住了鬱桂月的手,輕輕捏了一下,意思是:彆怕,我在。
鬱桂月臉色雖然還難看,卻努力扯出個笑容,眼裡帶著點歉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