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來幾天,他乾脆就泡在華芯沒挪窩。
芯片設計全現成的,生產線也是頂配,技術骨乾又是現成能扛事的“工具人”,整個流程順得一批,產量和質量都穩得不行。
剩下的事,就是按部就班地把各種芯片一批批造出來,穩紮穩打往前推。
至於鬱氏集團那邊,未來老丈人盯著要的那些芯片,早已經被蓬雷拿積分換好,交到沈國凡手裡了。
可問題是,生產線就一條,再急也隻能一點點來。
像這種整套的生產線,跟技術不一樣,技術隻要兌換一次,第二次就能便宜一大截。
可設備是實打實的東西,沒法打折,隻要龍國的技術水平沒躍升,這套設備的價格就得一直扛在高位。
就算把生產流程摸得門兒清,兌換時花的積分照樣不少,這就是硬件和軟件的區彆,沒得繞。
“蓬總,我查了國內的情況,就算我們把全套工藝交出去,也還得從國外買零件。”龍在田抱著個文件夾,邊說邊遞過去。
蓬雷坐在這兒,並不是盯著生產進度——有“工具人”頂著,他壓根不操心這事兒。
“搞一台光刻機,比當年搞原子彈還費勁!”蓬雷翻開文件夾,裡麵列著測量台、曝光台、激光器、光路調校器……
十幾個關鍵部件,哪怕高騰手把手教,有些還是做不出來。
不是工人們不行,是機器不行。
現有的加工設備精度不夠,乾不了精細活。
“不過,要是我們和他們一塊兒研發,一年後國產化率能乾到96,十五個月就能徹底自產。”龍在田語氣平靜,腦袋裡裝著完整的光刻機製造流程,心裡有底。
講句狂的,給他足夠時間,搞不好真能從零搭出一台來。
“行,就照你說的辦。”
“實在搞不定的,彆想著外采了,人家壓根不會賣,不如直接用積分換。”
“比起整條線,單買零件劃算多了。”
蓬雷合上文件夾,想清楚了就拍了板。
其實他這幾天一直耗在這兒,圖的就是把光刻機的事定下來。
華芯要想真正站穩腳跟,做大做強,光刻機就是必須拿下的山頭。
現在技術到手了,但要做出來還是難。
好在不是二十年後那種天頂星科技,現在的光刻機雖然複雜,但還沒到完全摸不著邊的地步。
有高騰的技術打底,隻要肯砸錢,大多數部件短期內都能搞定。
實在來不及的,就先用積分補上。
幸運的是,比起整台機器那讓蓬雷肉疼的價格,拆開買零件,錢包還能承受。
“明白,蓬總!”龍在田接過文件夾。
“對了,你要人要設備,列個清單發郵件給我,我統一安排。”
“接下來你得一邊盯芯片生產,一邊把光刻機儘快給我裝出來。”
沒錯,就是“組裝”。
反正現在華芯隻開了一條芯片線,廠裡大片無塵車間空著,正好騰出來當裝配區。
以後這裡就是中國的“阿斯麥”——隻不過,彆人是全世界買零件,咱們是全中國找供應商。
關鍵時候,還得派人過去手把手教,最後加上蓬雷用積分換回來的核心部件,靠著“工具人”團隊,把整機一點點拚出來。
能造芯片不算啥,龍國能做這事兒的廠子雖然不多,但也存在。
可要是高騰真把國際水準的光刻機搬出來,那才叫炸了鍋,絕對讓全世界瞪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