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師宣武門。
城門處,人流湧動,人山人海,黑旗營官兵在指揮眾人排隊。
“哇,這京師怎麼這麼多人呀,不愧是武考”譚廷用高興道。
“喂,你看起來是文人吧,咋也這麼激動”身後排隊的俞通道。
“嗯?任兄這你就說錯了,這叫棄筆從戎嘛”譚廷用道。
“既然是武考,那何不一起?”戚寧道。
“可以呀,正好有伴”
譚廷用道。
紫禁城乾清宮中。
“我跟父皇商議過了,此次是武考,所以由你們幾位都督負責監考,分彆是兵法策論,行軍布陣,以及個人武力,職位高低取決於他們能力,你們五個要互相商量,不可獨斷專行,必須挑一些有用的人才”朱佑極道。
“是,殿下,此次到京者眾多,每營隻取五萬人嘛?”朱永道。
“這次到京武人有多少?”朱佑極問道。
“回殿下,據各城門統計有兩百多萬,大部分是流民,很多都是從荊襄之地來的,聽說那裡鬨災,很多人活不下去了,聽說朝廷當兵就來了,而且那裡流民數量已經達到百萬之多。”毛忠道。
“這麼多?荊襄之地?嗯知道了,後麵再解決流民,現在先把招兵解決了。”朱見深道。
“那父皇就每營招收十萬吧,你們五人去叫上兵部左侍郎王越一起去考核,士兵一定要強壯者。”朱佑極道。
“是,臣等告退!”眾將退下。
荊襄山區。
山中有一塊似有盆地,滿山遍野的流民在耕種良田,這裡是三不管地帶,由於在荊襄深山之中,官府也多次派兵圍剿,毫無效果。
“大哥,剛剛一夥官兵在山下被我們伏擊,打退了,”李艾道。
“嗯,那些都是衛所官兵,不足為慮,我反而擔心朝廷萬一派大軍前來,就麻煩了”李原擔心道。
“是呀,前些日子,在陝西連二十萬蒙古軍都打退了,我通過逃往那裡回來的流民說,朝廷才派了幾萬兵馬,就打敗了蒙古二十萬大軍呢,還有就是最近有些流民跑了出去,不知道去向。”李艾道。
“跑了就跑了吧,本來也養不活那麼多人,你儘快修複城牆,我們這裡唯一的好處就是易守難攻,這裡四麵懸崖,隻有一條路可以上山,隻要堵住就可以了,而且我們山上不缺水也不缺糧食”而且你跟朝廷某些大臣通個氣,看看能不能打聽到什麼消息。李原道。
“好的大哥”
李艾轉身離去。
京師演武台。
“加油,加油,戚兄,不能輸呀”譚廷用在底下喊道。
台上戚寧手持長槍,威風凜凜看著對麵的提刀大漢。
“呀,大漢一刀向戚寧砍來,戚寧微微一側一個肘撞靈台穴,大漢摔了個平沙落雁,大漢欲提刀向前,戚寧掃堂腿,急如電,接連個背負過肩,揪住衣襟勾腿橫抱就甩在一邊刀則飛落外場邊,戚寧氣定神閒扔下長槍,直言與他對決英雄間。
大漢見狀大步上前,掄起拳頭似榴蓮,戚寧閃步身後,橫抱腰間,一個過橋抱摔將他扔出兩圈,大漢怒火中燒,快步上前慣打快拳,戚寧左擋右招,如同漢宮飛燕,大漢招數雖差,但勝快頭大膀子圓,戚寧繼續淩空躍起舍身鞭腿側踢臉,趁空隙間擒住他左肩膝撞胸口,再空中雙腿踹出,不慎飛向刀架,刀架擺滿斧鉞鉤叉,眼看生死一線,戚寧快速從地上滑鏟踢走刀架,大漢才得以幸免!”
戚寧上前伸出手將他扶起來道。
“你力氣很大未來必是一名猛將,你叫什麼名字?”
“我叫陳武,戚兄武功靈活變化,出神入化,在下佩服,希望有一天能一起共事”大漢道。
“一定一定”戚寧欣賞道。
“戚寧,戚寧,戚寧”眾人高聲喊道。
“這局戚寧勝”裁官道。
“這小子厲害,對我胃口,比沐璘、沐瓚兩兄弟還厲害,最好來老夫的紅旗營”張懋欣賞道。
“你個老家夥的火器營不適合他,我感覺他適合來我的白旗營”朱儀道。
“兩位國公彆忘了,太子殿下說過,最強的要在我黃旗營,畢竟黃旗營是守衛皇宮,天子親軍中的親軍”汪直得意道。
話一出眾人閉嘴,沒辦法誰也不能跟陛下和殿下搶人呀,特彆張懋與朱儀,隻希望戚寧彆太優秀了,隻要不被陛下拿走,戚寧肯定是他們兩個老家夥其中一個,毛忠與朱永都隻能算他們晚輩,壓根不敢跟他們搶,而且張懋與朱儀也是五營都督府裡唯一的兩位國公。
酉時夜紫禁城乾清宮中。
“太子殿下,幾位都督求見”懷恩道。
“嗯讓他們進來吧”朱佑極看著奏折道。
朱佑極心想:這個便宜老爹獨自跑了,讓自己批閱奏折,皇帝的確太累了,難怪曆史上那麼多昏君,不是不想做好,實在是身體不允許呀。
看著進來的幾位都督道。
“怎麼比試才幾天結果出來了?”朱佑極笑著道。
“殿下已經出結果了,請殿下查看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