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點:葉寸心失蹤約6個月後,欒博31歲
粉筆灰在午後斜射的陽光裡打著旋兒。階梯教室坐滿了學生,目光聚焦在講台中央那個穿著熨帖的淺灰色襯衫、袖口隨意挽起的男人身上。
欒博的聲音清晰、沉穩,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感,將巴洛克時期藝術品的華麗與動蕩娓娓道來。他指尖劃過投影幕布上魯本斯畫作的複製品,光影在他專注的側臉上投下柔和的線條。
“……所以,巴洛克的‘不規則珍珠’,其內核是衝突、運動與戲劇性的張力,是信仰與世俗、光明與黑暗的極致碰撞。它從不回避複雜,甚至擁抱混亂,在動蕩中尋求一種震撼人心的平衡。”他頓了頓,目光掃過台下,“就像我們麵對瞬息萬變的藝術品市場,真正的價值,往往誕生於對複雜性的駕馭,而非簡單的逃避。”
一個前排的女生舉手:“欒老師,那在信息爆炸、真假難辨的當代,我們如何保持這種‘駕馭複雜性’的眼光?”
欒博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笑意,這笑意短暫得幾乎難以捕捉,卻讓提問的學生精神一振。“很好的問題。核心在於兩點:深厚的專業基石,以及……麵對混亂時,守住內心那點純粹的錨定。”他的眼神似乎飄遠了一瞬,隨即又聚焦,“比如,無論市場如何喧囂,一件藝術品本身的美學價值、曆史承載、創作者注入的靈魂,這些核心要素,永遠是我們判斷的‘錨’。守住它,才不會被浪打翻。”
教室後排的門被輕輕推開一條縫。助教小陳探進半個身子,臉色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急,朝欒博快速打了個手勢——有緊急電話,必須立刻接。
欒博臉上的那點笑意瞬間斂去,快得仿佛從未存在過。他沉穩地點頭示意知道了,隨即麵向學生,語氣依舊平和:“精彩的討論往往需要沉澱。今天的課先到這裡,關於當代市場的複雜性,我們下節課結合幾個爭議案例深入探討。大家回去可以思考一下剛才那位同學提出的問題。”
學生們收拾書本的窸窣聲中,欒博已利落地合上講義,步伐沉穩卻迅疾地走向門口。他臉上最後一絲屬於“欒博講師”的溫潤被一種沉凝的平靜取代。教室門外走廊的陰影裡,那點平靜也迅速剝落,露出底下深不見底的疲憊和緊繃。
“誰的電話?”他問小陳,聲音壓得很低。
“葉氏總部,王董秘。他說…情況緊急,幾位元老和高管在會議室,需要您…立刻到場主持。”小陳的聲音也壓得很低,帶著緊張。
欒博閉了閉眼,再睜開時,眸子裡隻剩下冷硬的決斷。“知道了。幫我取消下午的導師見麵安排。還有,”他頓了頓,“聯係吳昊和劉哥,讓他們直接去葉氏總部等我。”
“好,欒老師!”小陳連忙應下。
他沒有回辦公室,徑直走向電梯。電梯下降的數字跳躍著,倒映著他緊繃的下頜線。葉寸心失蹤半年,他拒絕了官方“陣亡”的定論,像個瘋子一樣動用一切資源搜尋。葉母在心力交瘁和“海外突發重大事務”一個他至今未能完全探明,但直覺與葉寸心那位“意大利生父”脫不了乾係的巨大陰影)的雙重壓力下,於一個月前正式簽署文件,將葉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的權柄,全權移交給他這個“藝術生講師”。
這權杖,是信任,更是熔爐。
喜歡天才成長實錄請大家收藏:()天才成長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