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,葉氏集團。
欒博走進辦公室時,王董秘已經候著了,臉色比昨天更凝重幾分。“欒總,趙老……還有其他幾位董事和高管,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。”他遞上一份裝訂精美的文件。
欒博接過,標題刺眼:《關於剝離非核心文化資產及優化藝術品投資基金的建議書》。提案核心內容直指葉氏旗下最優質的藝術品投資公司“藝境”和其管理的數支基金,要求“優化”實為大幅縮減規模或出售)以回籠資金,填補集團其他業務的虧損缺口,尤其是南美礦貿的窟窿。提案措辭冠冕堂皇,打著“聚焦主業”、“提升資金效率”的旗號。
“理由?”欒博的聲音聽不出情緒。
“他們認為,”王董秘斟酌著措辭,“藝術品投資周期長,風險高,在當前集團麵臨嚴峻現金流壓力的情況下,屬於‘華而不實’的非核心資產。不如及時變現,支持科技研發和康養擴張這些‘看得見摸得著’的未來。”
欒博翻看著提案後麵附帶的簽名名單,趙元老的名字赫然排在首位,後麵跟著幾個平時就對他“藝術生”身份頗有微詞的高管和股東代表。這是一次有預謀的試探,甚至逼宮。他們想砍掉的,恰恰是他目前能直接掌控、並寄予厚望的未來增長點——整合藝術與康養、科技的戰略核心!更是他個人專業和人脈最能發揮價值的領域。
“知道了。”欒博將提案放在桌上,語氣平淡,“安排一下,下午三點,請趙老和提案的主要發起人,到我辦公室來一趟。”
下午三點,趙元老帶著兩位高管,準時出現在欒博寬敞卻略顯冷硬的辦公室裡。陽光透過落地窗,在地毯上投下長長的影子。
趙元老臉上掛著慣常的“和煦”笑容:“欒總,提案您看過了吧?我們也是為集團大局著想啊。現在是非常時期,壯士斷腕,才能輕裝上陣嘛。”他刻意加重了“非常時期”和“壯士斷腕”幾個字。
欒博沒有請他們坐,自己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,背對著他們,看著腳下川流不息的城市。陽光勾勒出他挺拔卻透著一絲孤寂的背影。
“趙老,”他緩緩轉過身,臉上沒有任何笑容,眼神平靜得像深潭,“您知道‘藝境’管理的‘珍珠基金’,上一財年的回報率是多少嗎?”
趙元老一愣,顯然沒料到他會問這個。“這個……具體數字記不太清,但藝術品嘛,波動大……”
“年化收益,28.7。”欒博清晰地報出數字,聲音不高,卻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麵。“跑贏了集團旗下所有科技風投基金的平均水平。而且,是在全球藝術品市場整體盤整的背景下實現的。”
辦公室裡的氣氛瞬間凝滯。
“至於風險,”欒博走到辦公桌前,拿起那份提案,指尖點了點,“你們認為的風險,恰恰是它價值的護城河。頂級的藝術品,尤其是經過嚴格篩選、擁有清晰傳承和學術支撐的傑作,其稀缺性和抗通脹屬性,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,是比很多‘看得見摸得著’的實體資產更可靠的避風港。”他的語氣開始帶上講課時特有的、剖析本質的冷靜。
喜歡天才成長實錄請大家收藏:()天才成長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