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雲從懷中取出一封信,雙手捧了過來:“屬下這裡有小侯爺的一封書信,請侯爺先看看信。”
公孫瓚心頭一鬆,既然子民能寫信回來,肯定就無甚大礙。於是拆開信封,取出信看了起來。剛看了幾段,就豁然站起身來,一邊來回踱步一邊繼續看信。
‘侯爺如此震驚,到底出了何事?’屏風後的侯悅心頭一緊,再三忍了忍才未開口詢問,不料公孫瓚看完信的第一句話就讓她震驚無比!
“丘力居首級何在?”
“啟稟侯爺,就在門口。”
公孫瓚快步走到門口一看,隻見地上放著一個一尺方圓、用黑布包著的木盒。
趙雲迅速跟出來,扯下黑布打開了盒子。
盒子裡是一顆碩大的頭顱,須發皆張,雙眼瞪大,臉色愕然,正是稀裡糊塗就被斬首的丘力居。
公孫瓚得意地大笑起來:“哈哈……好啊!好啊!真的是這廝!老六!”
上次暗中調查公孫續的那個壯年侍衛快步過來,拱手道:“請侯爺吩咐。”
公孫瓚把信遞過去,冷笑道:“把這封信和丘力居的人頭一起送給劉虞老兒,讓那老兒好生看看,他多年來對胡虜百般懷柔,換來的又是什麼!”
“喏!”老六接過信收在懷裡,抱起盒子走了出去。
“子龍,隨老夫進來說話。”公孫瓚走到門檻內,極為欣賞的看了看趙雲。
“喏!”
公孫瓚進屋後坐回圓凳上,暗自想道:‘趙雲早些年就投到吾麾下,卻一直未有出彩之舉,不想子民卻對他無比重視,竟然連夜追回此人,而他的表現也確實超凡脫俗,說起來都是吾之疏忽啊!若非吾兒及時追回了趙雲,豈不是丟失了一員大將?咦……不對!趙雲曾經跟隨劉玄德多日,那大耳賊心思縝密,素來擅長識人,豈能不知趙雲之能?他明知趙雲是絕世猛將卻不告知於吾,難道是……該死的大耳賊,吾在汝潦倒之際多番相助,汝卻想著挖吾牆腳!著實可恨!’
劉備字玄德,曾經和公孫瓚一起在盧植門下求學,此人雙耳又大又長,表麵憨厚內心卻狡詐如賊,因此被同窗戲謔為‘大耳賊’。幾年前劉備擔任高唐縣令的時候,城池被賊寇攻陷,他走投無路之下投奔薊縣。
公孫瓚欣然接納劉備,委任他為彆部司馬,又送了不少錢糧人馬給他,還把平原縣讓給劉備駐軍。當然,公孫瓚此舉也沒安什麼好心,當時他正準備向袁紹開戰,平原縣是袁紹北上的必經之地,公孫瓚讓出平原縣是想讓劉備做炮灰先和袁紹打一仗。
不料劉備並不上當,他借著曹操攻打徐州、徐州牧陶謙前來求援的機會,虛晃一槍騙過袁紹南下徐州,很快就取得陶謙的信任。陶謙上表朝廷讓劉備被封為豫州刺史(劉備的豫州牧是遙領,和前文所說單經為兗州牧一樣都是虛職),又讓劉備駐軍小沛對抗曹操。不久之後陳宮和呂布起兵攻打曹操的老巢兗州,曹操倉促退兵,劉備從那之後就常駐小沛。
如今劉備麾下精兵過萬,而且有極大可能會接替陶謙擔任徐州牧,公孫瓚一想起‘大耳賊’就渾身來氣。
“咳……”屏風後的候悅急於知道兒子的情況,見公孫瓚沉思不語,忍不住輕輕咳嗽一聲。
趙雲吃了一驚,沒想到屏風後還有人,想來就是侯爺夫人,臉上的神色更加恭敬。
“哦?”公孫瓚回過神來,指著窗戶附近的一個錦墩笑道:“子龍,坐下說話。”
“謝侯爺。”趙雲道了謝,端端正正跪坐下來。
“子民在信中所言極為簡略,有些細節老夫並不知道,煩請子龍把昌黎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一遍。”
趙雲連道不敢,略微回想了一下,從當日抵達昌黎縣城開始詳細說了起來。
公孫瓚一直靜靜聽著,臉上並沒什麼表情,直到趙雲說到鮮於輔兄弟屢次挑釁公孫續的時候,他才沉著臉問道:“若是老夫沒有記錯的話,鮮於輔和鮮於銀那兩個賊子,也是劉虞重用提拔起來的吧?”
“正是。”趙雲猶豫了一下點頭回答。
“哼!非吾族類,其心必異!劉虞老兒卻不懂這個道理,整日和胡人講什麼仁義道德,真是愚昧可笑!子龍以為如何?”
趙雲趕緊低下頭,不敢也不能接這個話題。
“繼續說。”公孫瓚倒也沒有逼著趙雲回答,擺了擺手讓他繼續。
“喏!後來去了軍營,小侯爺宣布了整編方案……”
公孫瓚聽完公孫續在軍營做的事情,欣慰之餘更覺得解氣:子民又把那麼多的老弱病殘交到劉虞老兒手上,那老兒不愁的吐血才怪!他心裡得意地下了決定,若是劉虞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來請求調撥軍糧,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。
屏風後的侯悅聽到這裡,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,看來子民那小子此行很是順利!不過她心頭的那個疑問卻更加強烈:既然子民沒做什麼危險出格的事情,丘力居到底是怎麼死的呢?
(www.101novel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