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曆小朝廷,很快就要完球了,分崩離析,兵械和錢糧,與其便宜滿清韃子,還不如好了岷王府。
叔公朱企鋘,聽到後,先是一愣,隨即,眼睛裡精光一閃,點了點頭,他懂了。
“王爺,請放心!”
“老夫,就是拚了這張老臉,也要去兵部,多搞點裝備”,老叔公,也拚了,態度很堅決。
“對了,該送就送,不要怕花錢,錢財乃身外之物”
老痞子朱雍槺,看著叔公,又叮囑一句。
叔公朱企鋘,點了點頭,示意了解,飽經世故,沉浸官場幾十年,是老江湖了,這方麵,輕車熟路。
“陳長史,工匠招募的怎麼樣?”
老油子朱雍槺,轉頭看著陳長史,開口問道,離開王府幾天,工匠的進展,一無所知,他得搞清楚。
“回王爺,事情不大順利!”
“府裡原來有30多個工匠,前幾天,蜀王府,派來了50多老工匠,又招募了一些,如今隻有100多工匠”
左長史陳長興,苦著臉,糯糯的回道,在永昌這個鬼地方,人生地不熟的,工匠真的不好找,沒路子,他也沒轍。
明朝的匠戶製度,比較複雜,匠戶,這幫技術人才,是單獨的群體。
初期的時候,沿襲了元朝的製度,采用的是世襲匠戶製,身份比普通老百姓的戶籍,還不如,地位低微,免費給朝廷打工。
到了中後期,工匠們,地位低,收入少,哪裡有壓迫,哪裡就有抵抗,這群技術宅男,開始消極怠工,甚至逃亡。
朝廷迫不得已,開始支付工錢,采用輪班匠製度,直到明朝末年,滿清初期,才取消匠戶製。
老油子朱雍槺,也被難住了,他想造槍炮,搞點科技樹啥的,沒有工匠,總不能他自己,親自上手搓吧,很傷身的。
岷王府,會客廳。
岷王朱雍槺,愁眉苦臉,陷入沉思。
旁邊的陳長史,也是無可奈何,他忙了不少時日,也才招募了,十幾個工匠,缺少路子,工匠是技術人才,真不是那麼容易找的。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
“勇衛營,隻裝備長槍大刀,這些冷兵器,肯定不行,得有火器”
“叔公,可有良策?”
老油子朱雍槺,一臉期盼,看著朱企鋘,沒辦法,這個叔公,是他手裡,最拿得出手的人物。
人到用時方恨少,事非經過始知難,都不容易。
剛開始,朱雍槺,以為自己一個堂堂的親王,有錢有身份有地位,招兵買馬,手到擒來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