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殿下,不可”
前麵的兵部左侍郎龔銘,顧不得眾將領噬人的眼神,趕緊站了出來,大聲勸諫李定國,想阻止出兵緬甸。
這時候的緬甸,可不是彈丸小國啊,萬曆年間,這個東籲王朝還出兵攻打雲南,可見其實力之強勁。
即便是國力有所衰弱,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區區兩三萬殘兵敗將就想擊敗緬甸,救出朱由榔?有點想當然了。
“晉王,不可浪戰”
老成持重的鞏昌王白文選,臉色微變,不再裝死了,霍的一下猛地站起來,趕緊阻止李定國出兵緬甸。
自己的兵馬,什麼鬼樣子,白文選最清楚了,所謂的8千兵馬,真正能上戰場的精兵,能有一半就不錯了。
都是大西軍元老,在他眼裡晉王的軍隊,應該也是半斤八兩,所謂的精兵,還夾雜了大量的婦孺家眷後勤民夫等等。
開玩笑啊,一幫殘兵敗將,士氣不振的軍隊,又缺少後勤糧餉,怎麼打?
“哎”
晉王李定國,陰沉著臉,看著群情激憤的眾將,又打量了一下心腹龔銘,還有態度堅決的鞏昌王,低下頭,深深歎了一口氣。
心中暗道,有錢有糧是戰神,缺兵少糧是衰神啊。
半晌後,抬起頭,對著一群怒不可揭的心腹將軍們,揮了揮手,沉聲說道:
“都下去吧,好好整頓士卒”
他把白文選和龔銘留下來,想好好商量一下,到底該怎麼辦,路怎麼走,這麼多武夫將領留在這裡,隻會更礙事。
有兵有權有糧餉,就是英雄好漢,一句糧草短缺,士氣不振,軍心不齊,就能把戰功赫赫的晉王,變的束手無策。
無糧不聚兵,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足糧足餉永遠打勝仗的根基,現在大西軍可沒有後勤總管孫可望了。
一會後,其他將校都出去了,中軍大帳就剩下3人,資格最老的鞏昌王白文選,不再藏著掖著了,看著主位上的晉王李定國,拱了拱手,沉聲問道:
“晉王,監國的事情,怎麼說?”
滿清韃子已經退兵了,外部威脅暫時解除了,麵對強大的東籲王朝,想營救皇帝朱由榔,無論是戰是和,歸根結底都離不開永昌的支持。
一旦岷王監國,重新整合永昌朝廷,那時候到底是什麼態度,才是關鍵。
現在他們是明軍,可不是以前的大西軍,更不是十幾年前的流寇,縱兵劫掠的話,立馬就得崩盤。
“殿下,拖不得啊”
兵部左侍郎龔銘,緊隨其後,更是滿臉憂愁的站出來,對著李定國,小聲勸諫道。
他們來到銅鐵關這裡,也待了十幾天,永昌的禮部尚書扶綱和戶部尚書龔彝,早就把消息傳過來了。
岷王朱雍槺,滇西一戰成神,兩戰兩捷,怒斬4萬滿清韃子築京觀,戰功赫赫。
永昌的留守朝廷官員,大部分都是對朱由榔絕望了,岷王監國大勢所趨啊。
彼之娘之的玩意,一群阿諛奉承的小人,晉王的戰功呢?
在磨盤山上,要不是李定國領著6000精銳頂在最前麵,扛住吳三桂部的玩命衝殺,哪有朱雍槺什麼事?
“岷王啊,監國?”
晉王李定國,看著一臉急切的兩人,喃喃自語中。
他又想起磨盤山和潞江西岸,意氣風發、殺伐果斷的岷王,還有那一往無前的長槍兵,鋪天蓋地的火藥包。
內心裡,李定國對朱雍槺的態度,是既驚又喜,還有一絲絲擔憂和埋怨。
驚喜的是,大明宗室裡,終於出來一個夠膽夠勇的親王,擔憂的是,這個岷王不是皇帝,更不是他效忠的對象。
埋怨也有不少,磨盤山上,岷王藏了那麼多精兵,還有大量的火器,竟然不主動衝上前乾韃子。
可惜的是,狂妄自大的李定國,已經忘記了,當初就是朱雍槺主動請戰,在大蛇腰伏擊韃子,才有後麵的大獲全勝。
沉思片刻後,晉王才回過神來,對著鞏昌王白文選,拱了拱手,試探性的問道:
“鞏昌王,你怎麼看?”
無論是戰是和,他都離不開白文選的支持,因為晉王本部,僅有2萬士氣不振的兵將,真正能上戰場的精兵,不超過六成。
“哎”
閱曆豐富的白文選,一聽就懂李定國的試探,搖了搖頭,氣勢一墜,歎了一口氣,低聲說道:
“晉王,咱們攔得住嗎?”
岷王朱雍槺,是實打實的打贏了磨盤山,砍了4萬韃子腦袋,如今人心所向,又手握重兵,誰攔得住呢?
要知道明朝初期,不但出了一個朱祁鈺,通過監國登頂皇位,還有一個赫赫戰功的燕王朱棣,靖難天下,直接握著刀把子登頂帝王。
聽到這話後,晉王李定國,同樣也是臉色一暗,頹然的往後靠了靠,望著光禿禿的帳頂,小聲說道:
“是啊,咱們攔不住了”
以晉王李定國、鞏昌王白文選、慶陽王馮雙禮為首的大西軍骨乾,在雲貴兩省,一敗再敗,丟城失地,損兵折將,如今又拿什麼阻擋呢?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