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啊哈”
“嘶嘶嘶”
乾清宮,昭和殿,東暖閣內,5個宗室王爺,聽到朝廷連撫恤金都發不出來的時候,大驚失色。
這幫人都非常清楚,兵馬沒了,還可以繼續招人,反正亂世裡,願意吃斷頭飯的人,大有人在,糧餉要是沒了,那就得崩盤了。
這他娘的,好不容易才把主帥的位置搶過來,這時候朝廷竟然沒糧餉了,很不好玩啊,要出大事了。
“索大人”
“咱們的大清朝廷,當真到了如此窘迫的境地?糧餉如此短缺?”
坐在小皇帝旁邊的孝莊白虎,更是直接竄起來,臉色發白,緊握手中的拳頭,看著老索尼,哆哆嗦嗦的問了幾句。
滿清入主中原以來,朝廷缺糧餉,那是一直存在的,畢竟養了那麼多軍隊,但從來沒聽說如此慘淡啊。
“哎”
老辣的老索尼,臉色灰敗,深歎一口氣,慢慢的站出來,對著上麵拱了拱手,沉重的回道:
“回稟陛下,太皇太後”
“朝廷的糧餉,就是這麼窘迫”
“除了西南幾省和江南,京畿周邊的幾個省,官吏的俸祿,已經拖欠了半年”
“這兩年,湖廣、關中、江西、廣東和福建,5個地方的綠營,抽調了不少上前線,現在都沒糧餉補充兵力損耗”
“也就是江南好一點點,以往儲備較多,勉強應付完江寧大戰,但也沒有多餘糧餉,撥付給湖廣和廣東的前線”
“特彆是湖廣的五省經略府,傷亡最大,綠營空額最大,撫恤銀也最多,從6月份的時候,就一直在催促糧餉撥付”
所以說,不能打敗仗,特彆是大敗特輸的覆滅戰,後果太可怕了。
剛剛的廷議,爭搶南征的大將軍,老辣的老索尼,手裡本就沒什麼大將,也就放棄爭奪了。
反正朝廷都沒什麼糧餉了,還爭個錘子啊,守好自己的老巢就行了。
明末清初50年戰亂,耕地良田荒蕪,丁口大幅度銳減,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,能收上來的賦稅,隻能是更少了。
大明和滿清,在長江以南和西南六省,僵持了十幾年,每年耗費的糧餉,都是個天文數字,庫存本就不多。
去年的貴州戰役,北盤江的大決戰,李晉王的十幾萬明軍,損兵折將無數,直接導致永曆王朝崩盤,差點就無了。
丟了3個省,兵馬損失是一方麵,更是把財政乾破產了,耗費了無數的錢糧,丟失了無數的裝備和丁口。
當初在永昌府的時候,朱由榔帶著朝廷逃亡邊境,朱雍槺假借楊昌彥之手,搬空了永昌府庫,也就得了十幾萬糧餉。
後來在邊境,再次打劫了朱由榔的行營,其中的繳獲,更是寥寥無幾,僅有5萬多,可見朱由榔朝廷的窘迫淒慘。
“索大人”
“朝廷可有補救措施?能不能想些法子?”
“軍隊沒糧餉,那是要出大亂子啊,總不能放手劫掠吧”
新上任的宣威大將軍,安親王嶽樂,臉黑如炭啊,聽完以後,急匆匆的站出來,對著老索尼迫切發問。
這他媽的都是什麼事啊,想不到他們的滿清帝國如此不堪,軍隊的開拔費都拿不出來,窮鬼朝廷啊。
沒辦法,這幫宗室王爺,隻知道上一輩的老人們,沒錢沒糧的時候,肯定向老百姓下手。
但是,現在不行了,整個中原都是滿清帝國的,以前能搶劫明朝,現在總不能禍害自家的老百姓吧,那都是韭菜口糧啊。
“安親王”
“這一年來,朝廷能想的法子,戶部都用過了,確實是無能為力”
“前幾年,也是過的磕磕巴巴,勉強應對過去了,但是,你知道的,今年傷亡太大了”
老索尼看著嶽樂,迫切的黑臉,也隻能搖了搖頭,無奈的回了幾句。
朝廷要收賦稅,發放軍隊的糧餉,官員官吏的俸祿,還有一大堆宗室王爺,也要張手要錢,哪裡都是花錢啊。
“好吧”
“既然安親王不信,老夫就好好說一說,這個賦稅吧”
“首先是田賦,朝廷各省的田畝數字,采用的是前朝萬曆年間的7億多畝,已經嚴重超額了”
“按照崇禎十六年的賦稅,他們的田賦,僅僅收到1千多萬兩,咱們去年就收到了2100萬兩”
“還有一點,是折銀問題,明朝的田賦,折銀500萬兩,咱們的田賦,折銀2000萬兩,老百姓手頭上沒銀錢,隻能用實物抵扣”
“其次是鹽稅,萬曆年間,總數是100萬兩,崇禎年間,收的數字是190萬兩”
“去年,朝廷收上來的,鹽課466萬,鹽引266萬,已經3倍有餘,不能再加了”
“還有,就是加派征收的餉銀,崇禎年間的三餉,遼響、剿餉和練餉,總共收取每畝一分二厘”
“咱們這十幾年來,也征繳的差不多了,足足加征到一分一厘,否則哪裡來的軍餉啊”
“最後,是關稅和礦稅,也是收了十幾年,數額比萬年年間,足足翻了好幾倍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