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眾將聽令”
大明皇帝的行營內,大明皇帝朱雍槺,左手拎著刀把子,表情肅穆,目光如炬,環顧堂下的眾將。
明軍圍攻了廣州城一個多月,城外的兵馬布置,並沒有改變。
北麵的北門和小北門,駐守了3個土司明協營,分彆是德欽紐亞、德欽內底和思綿將軍,兵馬9千人”
東麵的東門和小東門,駐守了3土司明協營,分彆是艾承業、狄從仁和常金印將軍,兵馬也是9千人”
西城外方向,駐守了4個土司明協營,分彆是王朝興、曠世宰、線成仁和馬承蔭,兵馬12萬人”
其中,線成仁的3千兵馬,駐守在西山周邊,負責兼顧上麵的二炮營,那是寶貝疙瘩,擔心被清軍突襲了。
半響後,看著一個個將校,挺直背脊,虎背熊腰,莊重嚴肅,朱雍槺滿意的點了點頭,開始大聲點將道:
“北城,思綿將軍,領本部一個土司明協營,再配3千丁壯降卒,佯攻北麵的大北門”
“注意了,你們這一路兵馬,要麵對越秀山上麵的鎮海樓,那玩意就在城牆上,居高臨下,得小心點,多備重盾車”
“東城,艾承業將軍,領本部一個土司明協營,配3千丁壯降卒,佯攻東麵的大東門”
“注意了,你們這一路兵馬,要把聲勢搞大一點,把東麵的清軍都引過去,以便後麵進攻小東門”
“西城,王朝興將軍,領本部一個土司明協營,配3千丁壯降卒,佯攻西城西門外的清軍營寨”
“還有,曠世宰將軍,你也彆歇著了,待前麵都打起來後,你就帶本部人馬,去攻打外城的西門,大平門”
“記住了,你們都是老將了,西城的清軍最多,是老賊尚可喜親自坐鎮,你們這一路,不能掉以輕心,佯攻也是總攻,打出氣勢來”
佯攻,也有佯攻的套路,不是一窩蜂的往上衝,再一股腦的往後撤。
此戰,明軍的戰術,就是三路佯攻,最後再水陸夾擊,乾掉南側最外圍的雞翼城。
佯攻,也是要打出氣勢來,反正明軍有好幾萬的丁壯民夫,現實就是這麼殘酷,民夫不死,就得明軍主力死。
北麵的城牆,最是凶險,因為有鎮海樓,幾乎是無敵的存在,易守難攻,沒辦法,佯攻就是佯攻。
但是,東城和西城,不存在這個問題,要打就打出氣勢了,特彆是西城,明軍的火炮就在西山上,優勢也不小。
當然了,西城也是尚可喜的重點防禦點,不但兵力充足,還在城門外設了壕溝硬寨,裡三圈外三圈,甚至是橫跨護城河。
如今,打了那麼多大戰的朱雍槺,也不是戰場菜鳥了,很有分寸的,直接安排兩個營6千人,再配6千丁壯降卒,足足12萬人啊。
況且,曠世宰和王朝興,都是朱由榔的舊將,久經沙場,一直被關在阿瓦城,也該好好衝陣殺敵了。
“其次,是兵馬調動”
“廣國公賀九儀,副將線國安的3千兵馬,副將魏豹的騎兵營,全部抽調至東城外”
“告訴你們,東城外的所有戰事,由廣國公統一調度,各軍大小將校,都聽從廣國公的號令行事”
“朕再告訴你們,一旦戰事打起來,朕不在東城,廣國公的軍令,就是朕的聖旨,膽敢違抗軍令者,格殺勿論”
“副將潘忠,就在西山上指揮二炮營,繼續用重炮轟擊城牆,還有西城外的清軍營寨,掩護曠將軍和王將軍攻城攻營寨”
“將軍線成仁,統領本部的一個土司營,繼續堅守在西山,看護好二炮營”
“還有,最新打造的,各州府送過來的100多門紅夷大炮,全部調到東城外,交給廣國公指揮,增強東城的火力輸出”
西城和東城,中間隔著一個廣州城,北麵隔著一個越秀山,南麵是珠江。
沒辦法啊,朱雍槺為了戰事順利,必須在東城外,安排一個總指揮,這個人也隻能是賀九儀。
當然了,其實大將線國安也夠格的,還是身份問題,廣西降將出身,再熬一熬就好了。
廣國公的爵位最高,在軍中的威望也不小,同時也沒了嫡係兵馬,可以放心大膽的用。
當然了,朱雍槺肯定不怕有人鬨事,或不聽賀九儀指揮,一旦事情鬨大了,戰後肯定是人頭落地的。
同樣,朱雍槺也是很重視東城,不但調去了線國安的3千兵馬,還有魏豹的1500騎兵。
甚至是,把連城璧送來的最新打造火炮,100多門,全部調過去了,就是為了攻打東城。
畢竟明軍的目標就是雞翼城,東麵的小東門,和西麵的竹欄門,需要同時發力,東西夾攻。
“陛下萬歲”
“末將遵旨”
“吾皇萬歲”
“末將遵令”
“大明威武”
、、、
廣國公賀九儀,潘忠、線國安、魏豹、馬雄,艾承業、線成仁、曠世宰、王朝興、德欽紐亞、德欽內底和思綿等等。
這幫東西北三個方向的戰將們,一個個表情嚴峻,抱拳躬身怒吼,大聲高呼領旨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