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3日,巳正10點左右),廣州城外的鏖戰,圍攻戰,已經打了2個多時辰了。
此時此刻,城外的西山上,大明皇帝的臨時中軍營地,旌旗林立,迎風飄揚,朱雍槺帶著一大堆文臣武將,還在繼續觀戰。
“咳咳”
察覺到現場的氣氛,有點微妙異常了,吏部左侍郎扶綱,這時候也站出來,輕咳一聲,對著大明皇帝提出建議:
“啟奏陛下”
“卯初的時候5點),二炮營開始打炮”
“卯正的時候6點),各營就開始了第一波攻城”
“如此算下來的話,將士們已經進攻了2個時辰”
“老臣的意思,是不是該換人了,畢竟將士們也不是鐵人,剛好退下來休整一下”
沒錯,這個扶綱,心底下也有一點,聲援龔銘的意思,隻是說的比較委婉而已。
一言九鼎的朱皇帝,既然不讓增兵,那就換人吧,理由充分,有理有據。
將士們衝殺了4個小時了,不說傷亡的問題,至少餓肚子了吧,退下來休整一下,吃飽再戰。
千萬彆小看這個扶綱,以為是禮部左侍郎,就沒資格談論軍事。
他們都是進士出身,科考的時候,兵科就是必考之一,甚至是現場演武,舞刀弄槍,騎馬射箭。
“哦?”
聽到鐵頭娃扶綱,身為禮部的官員,竟然破天荒的站出來了,建言排兵布陣。
朱雍槺趕緊放下手中的望遠鏡,回頭瞥了一眼,又哦了一聲,聲音裡帶著長長後鼻音。
有點意思啊,這個扶綱,朱由榔的舊臣重臣,還是無法割舍晉王派係啊。
當然了,也可能是感受到降將的威脅,畢竟朱雍槺重用降將,是不可否認的事實。
“嗯”
“也好,扶侍郎老成持重,說的有點道理”
頓了一下,朱雍槺的目光,在扶綱、胡璿和龔銘等朝廷六部重臣的身上,掃視了一會後,開口誇了扶綱一句。
有點難搞啊,很明顯,時間一長,這幫人就開始冒出苗頭了。
這已經不單單是武將的事情了,這幫永曆舊臣們,都感受到降將派係的威脅了。
很簡單,朝廷裡的重要職位,軍中的軍頭,就那麼幾個座位,彆人上來了,他們就得滾蛋,回家奶孫子。
“這樣吧”
沉思了一會後,大明皇帝也沒有半點的拖泥帶水,臉色一正,開始大聲下軍令:
“東麵,西麵和北麵”
“這些兵將,佯攻的時間最早,提前了半個時辰,那就開始換人吧”
“東麵,把艾承業將軍撤下來,換上狄從仁將軍”
“北麵,把思綿將軍撤下來,換德欽內底將軍”
“西麵,也就是眼前的山下,把王朝興將軍撤下來,換馬承蔭將軍”
“對了,通知一下馬承蔭,嚴禁衝鋒陷陣,站在後麵指揮就行了”
一波操作猛如虎,連下幾個軍令,旁邊的郎中郭天禎和連以謙,奮筆疾書,很快就寫完了。
蓋章密封,一氣嗬成,再交給錦衣衛和親衛營的傳令兵,快馬加鞭下山,傳軍令去了。
如今在廣州城外,朱雍槺麾下的兵馬,達到了6萬多人,土司明協營就有10個。
可謂是兵多將廣,東西北三個方向,每個方向至少3個營,足夠輪換圍城攻城了。
當然了,下完軍令後,朱雍槺還特意叮囑了一句,馬承蔭就不要往前衝了,畢竟他老子也在前線。
薅羊毛可以,但不能死盯著一家人薅啊,馬雄父子,線國安父子等等,軍中一堆父子同朝為將。
父子同上陣,萬一同時重傷了,或陣亡了,大家臉麵上,都很不好看啊,彆的戰將也會嘀咕。
“至於南麵的話”
“暫時就不要換人了,也不要增兵了”
“朕要圍三缺一,圍攻東西北三麵,放手南麵,讓雞翼城拖著打”
“更何況,整個雞翼城,現在打成了一鍋粥,無論是輪換,還是撤兵,難度也不小”
整個雞翼城和外麵的水寨,城內有馬雄和常金印,珠江上有王興、陳奇策、楊祥。
整整1.25萬人,還有大幾千的丁壯,這麼多兵馬,如果都拿不下水營和雞翼城。
那這些大將,留著乾什麼?浪費糧餉嗎?朱雍槺還不如拿去喂狗了。
“呼哧、呼、、”
看著幾個文臣武將,還是有點疑惑不解的樣子,朱雍槺深吸一口氣,遙指城南方向,臉色狠厲的繼續說道:
“圍攻三麵,放南麵的雞翼城”
“讓裡麵的兵馬,繼續打下去,繼續鏖戰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