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啟奏陛下”
“關於出兵湖廣的問題”
“微臣,還有一個建議,不知當講,不當講”
廣西梧州府,府衙後院的會客廳,兵部右侍郎金光,頓了一下,放下中戒尺,看著最前麵的朱皇帝,目光赤誠的說了幾句。
謀士嘛,總是有所顧忌的,有些話,有些想法,得看領導的意思,到底想不想聽。
更何況,他是一個降臣,跟禽獸兵團混了幾十年,沒那個資格,站在大明的朝廷上,大放厥詞。
“哦”
“說,儘管說”
“朕的禦前會議,無論大小,人多人少,都可以敞開了說”
“要敢於直言,放心大膽的說,直言不諱,朕絕不會怪罪,更不會記恨”
正聽的津津有味的朱皇帝,驟然停了下來,也是一個小驚訝,點了點頭,連忙回了幾句,鼓勵金光大膽的說下去。
他又不是玻璃心,心態好的很,穿越明末以來,什麼事情沒乾過啊。
詐取兵權,玩弄心機,刺王殺駕,睡堂嫂皇後,打壓權臣,肢解軍閥,哪一個不是挨千刀的活。
屠殺滿清韃子,土司俘虜等等,堆徹京觀景觀,也乾了不少,更不會有什麼忌憚了。
身處亂世,這要是跟朱由榔學習,膽小懦弱無能,又婦人之仁,最後的結局,隻能是全家死光光,漢族沉淪幾百年。
“哼”
朱皇帝旁邊的龔銘,眼皮一跳,心中冷哼一聲,直覺告訴他,眼前看上去一本正經的金光,可能在憋著什麼壞水。
心中很不爽啊,站在身前的朱皇帝,身處高大魁梧,俊郎挺拔,明明就是一副武夫的外貌。
誰也猜不到啊,卻是一個思維縝密,心機深沉,精於算計,讓他們這幫老狐狸,也難於窺視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微臣認為,是否出兵湖廣,或出兵湖廣的多寡”
“這個問題,應該是根據我朝的戰略構想決定,選擇符合大明的戰略,追求利益的最大化”
“如今,我朝在西南六省,長江中上遊以南,已經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權”
“簡單來說,就是咱們說了算”
“因為滿清在這些地方,兵力嚴重不足,防禦體係失衡了,失去了進攻能力,勉強應對防守”
“所以說,與滿清韃子開戰的時間和地點,戰役的規模,戰役的大小,我朝是可以自由選擇的”
“是湖廣,長江中遊,還是長江中下遊,是南京舊都,還是江浙地區,甚至是江淮地區”
兩國相爭天下,就是如此,誰打贏了,誰就說了算。
從2月份以來,朱皇帝帶著明軍,南征北戰,滿清的整個西征大軍,包括貴陽的留守大軍,已經全部乾掉了。
再加上兩次南下兩廣,兩次梧州府之戰,廣州城圍攻戰,保守估計的話,滿清至少丟失了20萬精銳。
可以說,長江以南,除了南京、江浙、湖廣和福建,滿清已經沒有多少精銳了,甚至陝西的精銳,也抽調的差不多了。
所以說,這時候的大明王朝,在長江以南,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,戰略主動權。
這也是朱皇帝,搞完廣東以後,敢於隨意回師昆明的原因。
道理很簡單,滿清在長江以南,精兵不夠了,防守都是夠嗆,壓根不敢進犯大西南。
一年以前,十幾萬的西征大軍,全是百戰精銳,耗費了無數的錢糧,進去後全沒了,還搭上了兩廣。
5萬以下的兵力,要是再進大西南,等同於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。
“哦”
“此話怎講?”
站在最前麵的朱皇帝,眉頭一皺,哦的一聲,滿臉的疑惑,隨口反問了一句,感覺腦子不夠用了。
戰略主動權,他是聽懂了,這個很容易理解,誰拳頭大,誰說了算嘛。
但是,這個戰役時間地點,戰役的規模,時間的長短,朱雍槺就有點迷糊了,滿清又不是傻子,沒那麼聽話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是這樣的”
侃侃而談的金光,環顧整幅地圖,用戒尺繞了一大個圈,麵容嚴肅的說道:
“這裡麵涉及到兵力問題,還有整個防禦體係的問題”
“滿清的地盤大,占有兩京八個半省,人丁多,賦稅足,總兵力也比較多”
“但是,他們的敵人也多,沒幾個省心的,所以他們需要防守的地方,也就更多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