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曆十三年,順治十六年,公元1659年,12月7日。
時隔大半年後,大明中華皇帝朱雍槺,帶著他的5萬大軍,終於回到了,闊彆已久的昆明首府。
2月中旬的時候,朱雍槺帶著他的5千勇衛營,絕地大反擊,打贏了磨盤山之戰,開啟了他的逆襲帝王路。
2月底,岷王朱雍槺,收複滇西重鎮永昌府,榮登大明監國大位。
4月初,岷王監國,發兵5萬,全軍出動,東征雲南楚雄府,一戰滅了4萬滿清大軍。
4月中下旬,滿清的西征大帥多尼郡王,聞訊倉皇敗退,遠遁貴州省,監國朱雍槺收複整個雲南省。
4月底,監國朱雍槺,再次揮動大軍,兵分兩路,主力南下兩廣,分兵北上四川。
5月初,北上的7千大軍,在征北將軍沐天波,蜀王劉世子的帶領下,順利會師川南明軍殘部,開啟了大渡河戰役。
同時,朱雍槺的主力4萬南下大軍,也開啟了第一次兩廣戰役。
5月7日,先鋒軍鹹寧侯祁三升,率先攻破廣西重鎮南寧府。
5月10日,另一路先鋒軍,淮國公馬寶,成功會師豐城侯李茂先的明軍殘部,再偷襲攻破了,廣西的西北重鎮桂林府。
5月底,監國朱雍槺的大軍,破廣西首府梧州府,兩廣總督李棲風,剝皮揎草,警示後人。
6月上旬,監國朱雍槺,帶著4.6萬大軍,快速回師雲南,開始進入緬甸半島。
7月上旬,駐兵緬甸安國正城的大明監國,看戲看夠了,開始揮師南下,收繳李晉王和鞏昌王的兵權,肢解大西軍核心兵團。
7月底,監國朱雍槺的6萬大軍,耗時4天時間,攻破緬甸首都阿瓦城,血洗了整個東籲緬甸的統治階層。
當天下午,進入緬甸阿瓦城的大明監國,在一眾文臣武將的擁護下,登基稱帝,成為大明王朝的第21任帝王。
8月上旬,豪橫的大明軍隊,快速攻破中緬甸的幾十個州府縣,覆滅南方小國阿拉乾國,收回馬六甲的舊港府。
9月中下旬,回師中原的朱皇帝,千裡大奔襲,再破貴州首府貴陽城,徹底滅了滿清的西征大軍殘部。
9月底,朱皇帝的百戰雄獅,再次南下兩廣,發動第二次兩廣戰役。
11月中旬,大明朱皇帝,耗費1個半月時間,收降滿清的平南王尚可喜,終於進入心心念念的廣州城。
所以說,穿越而來的朱雍槺,還有他的大軍,耗費了整整9個月時間。
一直在打仗,不是在打仗,就是在打仗的路上,沒有片刻的停歇,傷亡無數,耗費的錢糧,更是個天文數字。
當然了,戰果也是杠杠的,不但收複了永曆王朝的國土,還拿下了廣東和上中緬甸,阿拉乾等等,戰功赫赫,不可一世。
“陛下萬歲”
“恭喜陛下”
“賀喜陛下”
“免了,免了、、”
“打賞,看賞、、”
、、、
此時此刻,五華山的皇宮,前往坤寧宮的路上,跪滿了宮女、太監和侍衛,高呼萬歲,恭喜,賀喜。
身材高大的朱皇帝,龍行虎步,風風火火,渾身激動,雙目放光,打了雞血似的,大手一揮,逢人就是看賞打賞。
太激動了啊,兩世為人的他,總共活了60多歲啊,孑然一身,就沒有過自己的孩子,自己的血脈傳承啊。
更何況,這可是他的嫡長子啊,大明中華王朝的第一順位接班人,立國之本啊。
所以說,朝廷的回師大軍,進入雲南以後,聽到消息的朱皇帝,心急火燎,歸心似箭啊。
進入昆明城後,禮部搞的歡迎儀式,朱皇帝也是走馬觀花,僅僅露了一個麵,隨便說了幾句,就趕緊衝往皇宮。
留守的朝廷,為首的老叔公朱企鋘,還有一眾六部重臣,一個個滿臉紅光,心知肚明,也不強留皇帝。
進入11月底的時候,他們這些留守大臣,已經知道了朱皇帝,打贏了廣東之戰,正在回師途中。
但,他們也是提心吊膽啊,畢竟大明的皇後劉盈,正式進入了臨盆階段,隨時可能產下嬰兒。
好在,一切無恙,身體很好的大明皇後,很給力,誕下了大明皇帝的嫡長子,皇權延續沒問題了。
這個問題,可大可小啊,如今的大明,百戰百勝,欣欣向榮,就差一個皇位傳承了。
奔波半輩子,被滿清追殺了半輩子的他們,實在是膽顫心驚,被動蕩殘暴的局勢,徹底搞怕了。
“陛下萬歲”
“吾皇萬歲”
“賀喜陛下,凱旋回朝”
、、、
坤寧宮的寢宮裡,雍容華貴的大明劉皇後,端莊得體,麵帶微笑,佇立在門口。
她的身後,是貼身侍女劉巧兒,還有一眾太監侍女,跪在地上,齊聲高呼,跪迎朱皇帝。
初為人母的劉盈,聽聞朱皇帝撇下一眾留守大臣,快速騎馬進入皇宮,一切的不爽和惶恐,也就煙消雲散了。
心中踏實了不少啊,證明在朱皇帝的心中,她們母子的地位,還是不可動搖、無可取代的存在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瞎胡鬨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