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9日,上午,辰時三刻,昆明南城外,十裡的一處小荒山上。
昨晚,在仁壽宮過夜的朱皇帝,以一敵二,身心俱爽,春風得意,一大早就起來了,繼續鍛煉身體,跑圈子玩刀子。
隨後,早早的吃完早餐,帶著一大堆重臣和護衛,出城來到這個,荒郊野嶺,準備搞定下一個大事。
兵部尚書鄒簡臣,兵部左侍郎龔銘,兵部右侍郎金光,戶部主事黃殿卿和連城瑜。
工部左侍郎王文簡,工部郎中,趙爍,郝良,劉開濟,等工匠營一眾老工匠專家,全部到場。
臨國公李來亨,靖國公袁宗第,益國公郝搖旗,因道侯尚可喜,廣昌侯高文貴等等。
還有涪侯之子譚益,威通伯秦翼明,他兒子秦尚武,堂弟秦佐明和秦祚明,忠貞侯秦良玉的兩個孫子,馬萬春和馬萬年等等。
沒錯,今天,朱皇帝興師動眾的來到郊外,就是為了實驗和檢驗,工部打造的新式裝備。
沒錯,就是最新的火炮,抬槍,鳥銃,還有甲胄兵械,這些都是以後的主力裝備,必須經過大家的認可。
同樣,更是為了震懾有些人,忠貞營啊,忠縣的秦家和馬家,還有降將尚可喜等等。
至於,其他的黔國公,六部的其他重臣,人也很忙,就沒必要叫過來,反正都見識過不少。
但是,有一點,蜀王世子劉震,朱皇帝繼續晾著,以結婚太忙為由,不再帶在身邊了。
朱皇帝之所以,帶上忠貞營的人,就是要告訴他們,明軍兵多將廣,裝備犀利,絕不是懦弱無能,裝備拉胯的廢物朝廷。
聽話跟著混,那就是什麼都好說,不聽話的,眼前的新式裝備,就是他們的死神召喚器。
“咚咚咚”
“吾皇萬歲”
“陛下威武”
“大明萬年”
“日月山河永在”
、、、
工部左侍郎王文簡,帶著一大堆工部的專家們,終於看到朱皇帝,還有一眾大臣武將,姍姍來遲了。
一個個老工匠,滿目激動,跪地磕頭,高呼萬歲,大明萬歲等等。
今天,資格最老的工部尚書朱企鋘,朱皇帝沒有叫,前工部尚書王應龍,朱皇帝也沒有叫,畢竟年紀太大了。
他們這些工匠,激動啊,終於看到朱皇帝了,終於看到登上帝位的岷王了,渾身激動顫抖啊。
算起來的話,這幫老工匠,也都是岷王府的嫡係,潛邸之臣,是朱皇帝的核心心腹。
在他們眼裡,這個朱皇帝,不單單是皇帝啊,更是他們的伯樂。
當初,在永昌勇衛營的時候,岷王為了加快軍械的打造速度和質量,給了老工匠和學徒工,很高的待遇,甚至能媲美軍隊了。
“哈哈哈”
龍精虎猛的朱皇帝,又是頂盔摜甲,腰挎大砍刀,騎在高頭大馬上,滿臉欣慰的看著他們,朗朗大笑。
“諸位愛卿,好久不見啊”
“來來來,都起來,諸位都是大明的功臣呐”
“前線的將士,在拚死殺敵,建功立業”
“你們也在後方,日夜趕造,加班加點,不辭勞苦啊”
“走吧,王侍郎,前麵帶路”
“帶朕去看一看,你們最新的戰果”
縱身一躍,身法矯健的朱皇帝,大跨步來到眾工匠麵前。
大粗手托起最前麵的王文簡,像模像樣的,把他身後的幾個工部郎中,也一一扶起來。
朱皇帝確實是重視他們,也給出了很高的待遇,才能有今天的收獲啊。
在永昌的時候,這幫人跟著打造兵械,其實是違製的,朝廷要是認真追究下來,這幫人也得跟著砍頭。
在磨盤山一戰中,如果沒有飛雷炮的參與,朱雍槺的勇衛營,必然是損失慘重。
楚雄之戰時,如果沒有鎮虜將軍炮的參與,明軍麵對清軍的神飛炮,也隻有跪地求饒的份。
“王侍郎”
“王老尚書,怎麼樣,身子骨還不錯吧”
半晌後,朱皇帝看著前麵引路的王文簡,一副恭敬,小心翼翼的樣子,特意走慢了一點,開口關心王應龍的身體了。
說起來,在永昌的時候,對朱皇帝的軍械,幫助最大的,就兩個人。
一個是前工部尚書王應龍,另一個是時任永昌同知的楊昌彥,他們都調集了大批老工匠,進入勇衛營。
所以說,朱皇帝提拔王文簡,做工部的左侍郎,也是為了安撫信重王家,以便將來更好的接任工部尚書,子承父業。
“微臣,拜謝陛下體恤掛念”
“家父的身體,還不錯,就是老了,腿腳不大方便”
走在旁邊的王文簡,聞言立馬頓住了身子,躬身行禮,恭敬的回了一句。
內心驚喜啊,這個朱皇帝,還是一如既往的體貼,關心下屬,無微不至。
看來自家的老父親,說的沒錯,工部就該把活乾好,隻要乾好了,雄才武略的朱皇帝,就不會虧待王家。
“走吧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