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錯,這一次的雲滇商行,就是以雲南沐氏,永昌楊氏,和懿安皇後的王氏,三家為主。
王氏就不用說了,睡了那麼久,孩子都懷上了,又把朱慈煊踢走了,得好好補償王家。
沐氏和楊氏,是朱皇帝的從龍功臣,當初的支持,也是非常大,必須給予大回報。
至於蜀王府,晉王府,外寬內忌的朱皇帝,打算暫時不給了,那幫人有的是兵權,還想咋地啊。
“再有一點”
“如今,朝廷拿下了大半個緬甸,阿拉乾,還有舊港府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雲南省,這個地方,以後就不是國境邊界了”
“所以說,黔國公啊”
“你們應該把精力,人力,物力,慢慢的轉移走,投入到中南半島”
“要做大明的忠臣,與國同休,就得效仿開國的沐英將軍,沐春將軍,沐晟將軍”
“至於他們怎麼做的,都是你的老祖宗,你最清楚了”
“記住了”
“這世上,沒有什麼鐵飯碗,金飯碗,躺在祖宗的功勞簿,隻會坐吃山空,一事無成”
這是告訴沐天波,現在的雲南,不再是開國之初的雲南了。
那時候的雲南,是邊境國境省份,需要大將鎮守,屯兵開拓進取,穩定邊疆線。
現在的雲南,已經不一樣了,已經變成了內陸省份。
其中的意味,就是告訴沐天波,朝廷已經不需要沐家,繼續鎮守雲南了。
沐王府,要是想繼續保持這個牌坊,就得效仿他的祖宗,去幫助大明,好好開拓中南半島。
更何況,以後的中南半島,是朱皇帝的重點攻略地區,很多勳貴都要去,不去也得去,沒得商量。
否則的話,夠勇夠果決的朱皇帝,就會收權勢和勳爵,逼迫他們低頭,去給大明開拓國土。
“哎”
說到這裡,朱皇帝突然深歎一口氣,搖了搖頭,口風一轉,態度嚴肅的盯著沐天波,繼續說道:
“還有一事”
“你是沐妃的老父親,也朕的老丈人,朕就給你透露一點吧”
“你應該知道的”
“整個九州大地,大部分的上等良田,基本上都掌握在世家勳貴的手裡”
“老百姓,披星戴月,累死累活的一整年,一個個的,還是窮的揭不開鍋,賣兒賣女”
“天底下,為何那麼多反賊,戰亂幾十年,怎麼殺,都殺不完啊”
“歸根結底,還是老百姓身上,沒有良田,或田畝太少,又要繳納賦稅,常年服徭役”
“國家要發展,皇室宗室,勳貴官員,大將武夫,都是吃賦稅的,都是要老百姓養活”
“但是,這天底下的耕地和賦稅,都是有個定數的,世家上繳少了,普通老百姓,就得多繳稅”
“到頭來,老百姓窮的賣兒賣女,活不下去了,自然就抄刀子上陣,殺官造反,為害天下”
“所以說啊”
“土地田畝,耕地這玩意,自古以來,就是禍亂之源,罪魁禍首”
兩世為人的朱皇帝,穿越而來,非常清楚曆史的慣性,老百姓和土地問題。
自古以來,每逢幾百年,中華大地,就會來一場兵禍浩劫,中原大亂戰,已經變成了規律。
東漢末年,黃巾之亂,東晉南北朝,匈奴南下,漢人為奴為狗,唐末五代十國,軍閥混戰上百年,都是王朝末世啊。
歸根結底,還是老百姓的問題,土地耕地,賦稅問題,老百姓活不下去了,自然就動亂起兵。
再有一點,古代的華夏老百姓,晚上娛樂項目太少了,天一黑,門一關,就做起了嘿咻事。
曆代王朝,立國幾十年後,就會進入社會繁榮期,人口也會大爆發,兩百年過後,自然就會出現了,糧食耕地,吃飯問題。
隻要天災一來,再加上外敵入侵,中原大地,又重新進入了農民軍大起義,兵禍連連的王朝末期。
後世的東方大國,生長在紅旗之下,立國幾十年,就一直在囤糧,滿世界的采購糧食。
就是因為那些當權者,熟讀曆史,都知道耕地糧食的重要性,就是擔心老百姓吃不飽,站起來搞事啊。
“現在”
“營莊製,地上種的收成,朝廷收四成,老百姓留四成,你們這些地主,則是最少,僅僅兩成”
“說實在的,朕也知道,刮地三尺,地主吃虧了,這也不是長久之計”
“但是,沒辦法啊,大西南就是這個國情,土地貧瘠,朝廷正是困難期,需要更多的糧餉”
“還有,滿清剛剛打跑了,朝廷安定沒多久”
“所以說,朕在等一個時機,等朝廷真正定鼎天下,沒有後顧之憂的時候”
“到時候,朕就會好好捋一捋土地,稅收,稅製等等”
“像那些,動不動就擁有幾十萬,上百萬良田的勳貴世家,豪族貴族,繼續如此逍遙,肯定是行不通的”
“總之”
“不能讓老百姓,繼續吃不飽,活不下去了,否則百年以後,又是一場大兵亂浩劫,天下死傷過半啊”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