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五華山,萬壽宮,皇極殿,大明中華王朝,第一次正式大朝會,繼續進行中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緬甸的東籲王,卑謬王”
“他們的貢賦最多,白銀各30萬兩,其他的香料,藥材,手工品等等,有幾十大車”
“其次,暹羅,瀾滄國和柬埔寨”
“他們比較少一點,白銀各10萬兩,其他的貢品若乾,幾十大車左右”
“剩下的,就是一些小國了”
“馬來半島的洛坤蘇丹國,北大年蘇丹國,丁加奴蘇丹國,霹靂蘇丹國,柔佛蘇丹國”
“蘇門答臘群島,亞齊蘇丹國,米南加保王國,占碑蘇丹國,萬丹蘇丹國,馬打藍蘇丹國”
“還有一個,是占城國,他們也入貢了”
“這些小國,都是幾萬兩白銀,其他的香料、珠寶、玉器等等若乾,都有幾十大車”
“總共算起來的話,白銀有120多萬兩,珠寶十幾車”
“其他的朝貢貨物,這個要看鴻臚寺的規矩,更需要陛下做主,到底該如何賞賜”
戶部尚書龔彝,如數家珍,對著上麵的朱皇帝,詳細的彙報了,關於朝廷收到的貢賦。
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,大明朝廷,已經很久很久,沒有收到藩屬小國的貢品貢賦了。
所以說,龔彝內心很興奮,這都是錢財啊,戶部的銀庫,又堆滿了不少,腰杆子可以更硬了。
如今的他,可是有名的鐵公雞啊,摳摳搜搜的。
因為,上麵的朱皇帝,太能花錢了,動動嘴的功夫,幾十萬,上百萬就沒了。
“嗯”
“不錯,還算是懂事的”
“少是少了點,也算不錯了”
聽到收了一百多萬的貢賦後,朱皇帝的臉上,終於看到了一絲笑容,點了點頭,表示還算滿意。
沒辦法,對於中南半島,隻能是下緬甸比較老實了,其他的小國,天高皇帝遠啊,鞭長莫及。
“對了”
“鄒尚書,緬甸的東籲王和卑謬王,近來可有行動?”
“他們都是老狐狸,還沒有動手吧”
沒錯,朱皇帝在緬甸留了那麼多兵馬,整整六七萬人,就是等著吃瓜看戲,等著下緬甸,爆發內戰。
王位就一個,剩下兩個的東籲王室藩王,遲早要開片廝殺的。
所以說,朱皇帝能收到每人30萬的貢賦,已經非常滿意了,這些都能變成軍隊,以後專乾緬甸佬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據阿瓦城的光澤王,鞏昌王的彙報”
“下半年以來,下緬甸的東籲王和卑謬王,還算是老實本分”
“微臣預計,這兩個緬甸王爺,可能擔心我朝的大軍,暗中媾和了”
“畢竟,年中的大戰,把他們的精銳,基本上都被打殘了,一直在恢複元氣中”
兵部尚書鄒簡臣,不敢有半點的怠慢,趕緊站出來,把自己知道的情況,趕緊彙報一下。
沒錯,最近幾個月,他是在貴州,收拾戰後的殘局。
但兵部的事情,鄒簡臣還是要處理的,畢竟兵部的左右侍郎,也一直跟在朱皇帝身邊。
緬甸的情報,涉及到中南半島的安危,也一直是兵部的焦點,每隔十天半個月,就有一封密報。
“再有一點”
“卑謬王收服了沙廉和勃生,大約有1萬多,緬軍禁軍精銳”
“中間的東籲王,則是收服了蘭納,清邁,差不多有2萬多精銳”
“兵部預計,這兩個藩王,手中的精銳,大概有四五萬左右”
“東籲王的實力,稍強一點點,卑謬王的兵馬,則是比較精銳”
“值得注意的,這兩個藩王,這半年來,跟馬六甲的荷蘭鬼畜,走的比較近”
“兵部預計,他們可能采購了不少火炮,遂發鳥銃,實力恢複了不少”
嗶哩吧啦,鄒尚書又說了一大堆,關於緬甸的形勢。
如今的大明王朝,在中南半島,勢力非常龐大。
在上緬甸,中緬甸,布置了4萬多精銳大軍。
在阿拉乾,則是布置了2.6萬精銳,水陸兩軍都有不少。
還有馬六甲的舊港府,也布置了1.2萬人兵馬。
當然了,郝永忠的兵馬,3千精銳,還沒有到位。
郝永忠本人,如今還在朝堂上,等待夔東的兵馬,整編好再出發。
所以說,緬甸的兩個剩餘藩王,確實是不敢動,怕螳螂捕蟬,大明的黃雀在後。
當然了,他們也不會坐以待斃,一直在省衣節食,招募兵馬,聯絡歐洲紅毛夷人,采購更多火器。
“沒事”
“東籲王,卑謬王,荷蘭狗子”
“嗬嗬,讓他們跳吧,媾和吧”
“有些人,跳著跳著,腿腳就折了,命也就沒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