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嗬嗬”
“逆賊孫可望”
“還他媽的,還義王呢”
“等著吧,不會有好下場的,怕是活不了幾年”
“嗬嗬”
“靖南王,耿繼茂”
“朕倒是希望,他能跑的快一點,千萬彆被朕逮著了”
“下一次,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”
景陽宮,東暖閣裡,坐在龍座上的朱皇帝,喃喃自語,在一個個數落滿清的異姓王。
沒錯,這些滿清異姓王,都是朱皇帝的重點打擊對象。
道理很簡單,朱皇帝年紀很小,有的是時間,即便是打不贏,也能耗下去。
但是,滿清韃子,卻是不行的,女真部族的衰落,已成了定局,特彆是進入康熙朝以後。
所以說,隻要收拾了這些異姓藩王,滿清軍隊的戰鬥力,必然是大打折扣,猜忌不斷。
且,越到後麵,這些異姓王,即便是投降了,也是越不值錢的。
同理,越是到後麵,隨著女真的衰弱,滿清對異姓王的猜忌打壓,隻會日益加重。
所以說,朱皇帝寧願吃粑粑屎,也要收下尚可喜,還有吳氏族人。
滿清猜忌,朱皇帝就反其道而行之,大張旗鼓的,拆分再重用,加快滿清的內部分裂。
當然了,如今的吳氏,肯定不怎麼值錢了,想封爵位是萬萬不可能的,除非有潑天的戰功。
“嘿嘿”
“定番,滿清格格,孔四貞”
“她倒是很聰明啊,沒有入宮做貴妃,否則就得守活寡了”
“朕倒是聽說了,這個孔格格,還挺潑辣的,弓馬嫻熟,功夫好的很呐”
說到最後的定番,城府頗深的朱皇帝,倒是兩眼放光,嘿嘿直笑。
沒錯,這個孔四貞,在曆史上,也是鼎鼎大名的。
當初,她逃出廣西,回到了滿清的京城,就跟孝莊和順治,產生了不少關聯。
三藩之亂的時候,這個女人,又跟孔有德的舊部,有了一定的牽連,成為各方籠絡的對象。
之所以如此,還是跟她的出身有關,是定王孔有德,唯一存活下來的女兒。
歸根結底,還是異姓藩王化,這些王爺,對麾下的軍隊舊部,影響力太大了。
因此,兩世為人的朱皇帝,對這個孔四貞,也是非常感興趣的。
道理很簡單,孔有德的舊部,線國安,馬雄,全節和溫如珍,都已經是大明戰將了。
“嘶嘶嘶、、”
龍座下麵,站在兩邊的吳三風,吳應麒和夏國相,一個個低頭聳著腦袋,內心驚詫不已。
上麵的朱皇帝,確實是野心勃勃啊,對滿清的異姓王,怨念很深啊。
特彆是老狐狸吳三風,非常慶幸,他和繼子吳應麒,選擇投靠大明了。
如此帝王,雄心壯誌,年紀輕輕,又老辣無比,軍政一把抓,權勢滔天。
可以想象,滿清裡麵的皇帝,王爺和權臣,很難找到相對應的人物了。
當然了,到了這個時候,他們已經不考慮吳應熊了。
畢竟分家了,天各一方,各為其主,吳應熊又備受滿清猜忌,更是難有作為了。
再有一點,在大明中華王朝,吳氏的處境,其實比尚可喜,好很多的。
後妃吳阿珂的地位,非常穩固,吳三桂的舊將,也在外領兵,如今又來了一批人。
可以說,要人有人,要關係有關係,假以時日,必然是一大豪橫勢力。
“咳咳”
意淫了一會,朱皇帝撇下腦海中的少婦孔四貞,重重的咳了兩聲。
沒錯,戰略布局再好,也是需要自己的軍隊,一刀一槍的砍下來啊。
“吳老將軍,吳應麒”
“說說你們的想法”
“想在朕的朝廷裡,想做什麼官,或是做點什麼事?”
沒錯,外寬內忌的朱皇帝,再一次做了終極試探。
他要看看,這兩個吳氏族人,到底是什麼想法,想在新朝得到什麼官職。
一句話,還是釣魚執法,看他們懂不懂規矩。
如果是不懂事,隨便亂開口,那就不好意思了,一腳踩死算球。
“啊”
沉默了半個時辰,一直在聽的吳應麒,終於等到了朱皇帝的肯定,猛的抬起頭,驚呼一聲,滿目驚喜啊。
這個20多歲的武將,想不到朱皇帝如此大方,讓自己挑官位的節奏啊。
“咚咚咚”
“吾皇萬歲,聖明”
“吳氏上下,幾百個家丁舊將,唯皇命是從”
“陛下說怎麼做,吳氏就怎麼做”
“陛下但有所命,末將和應麒,赴湯蹈火,絕無二話”
“隻是”
“末將年逾五旬,征戰幾十年了”
“如今是,兩鬢斑白,身殘體弱,恐難擔大任,辜負了陛下的恩典”
正當吳應麒,要開口發聲的時候,老辣的吳三風,已經跪下去了,磕頭如搗蒜,大聲宣誓效忠。
這個老狐狸,擔心繼子吳應麒,太天真了,入套說錯話啊。
沒辦法,年紀輕輕的繼子,在朱皇帝麵前,跟一個小白兔似的,提鞋都不配的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這種時候,城府頗深的朱皇帝,怎麼可能沒安排,很明顯,就是故意說出來,引吳氏上鉤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