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南昆明,五華山,儲秀宮,西暖閣內,朱皇帝的侍從室小會議,還在進行中。
沒錯,他的侍從室,等同於一個小內閣,有名無實權的那種。
朝廷六部,二十四司,五寺三法司的奏章,大小事,全部彙聚到這個小內閣。
再經過這幫文人才子,初步篩選和整理,最後再彙報給朱皇帝,逐一討論解決。
“咕嚕、、”
“對了”
“劉學士,朝廷的元江鐵礦,沒有被波及到吧”
“那可是大明的命根子啊,幾十萬軍隊的裝備,全靠那個大鐵礦支撐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猛灌一大口老參茶,口齒留香,暖心暖胃,轉過頭,對著旁邊的負責人劉茞,隨意問了幾句。
滇西北的所有土司,大明朝廷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,肯定是要搞定的。
但是,工部的元江鐵礦,可不能出問題啊,那也是大明軍隊的命根子,容不得半點差錯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陛下大可放心,絕沒有半點問題”
再次聽到朱皇帝問話的劉茞,不敢有半點的怠慢,立馬站了出來,恭敬的回道:
“出兵之前”
“兵部,五軍都督府,黔國公,還有龍總兵和那知府,都已精心策劃好了”
“朝廷在元江府周邊,已經加強了元江鐵礦的守衛,龍氏和那氏,也抽調了不少族兵,護衛元江鐵礦”
“如今的元江鐵礦,裡麵的礦工,已經超過了2萬多人,其中就有不少他們的土司丁壯”
說到這裡的時候,他就沒有再說下去了。
其中意味,已經說的很明白了,元江鐵礦,不但是大明朝廷的命根子,也是龍氏和那氏的命根子。
想起這個元江鐵礦,重臣劉茞,心裡是太佩服朱皇帝了。
剛開始,他對這個元江鐵礦,也不是很了解,後來問過工部之後,才發現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操作。
朱皇帝在永昌的時候,還沒有監國大明,就已經聯手龍氏和那氏,開采這個大鐵礦了。
更絕的事,朱皇帝委托龍氏和那氏的關係,聘用元江和石屏的土司丁壯,費用是市場上的兩倍。
這就等同於,贈送一部分利益,給元江的那氏,石屏的龍氏。
現在,到了關鍵的時候,這兩個滇西南土司頭子,比誰都緊張,害怕元江大鐵礦出事,失去一大筆財源。
“嗬嗬”
“龍氏,那氏,做的不錯”
“兩個老狐狸,算是用心了”
“拿人錢財,與人消災,古人誠不欺朕啊”
朱皇帝嗬嗬一笑,放下手中的大茶缸,嘴裡喃喃自語中。
老祖宗們,說的沒錯啊,天下熙熙攘攘,皆為利來利往耳。
忠臣誌士是有不少,但總是有限的,死一個少一個。
但是,在利益麵前,大部分人,都會抱團取暖,同心協力,共同維護團體的利益。
大明朝廷,在元江大紅山,開采大量的銅鐵礦,用於打造天量的甲胄兵械,火炮鳥銃。
這不,遇到有風險的時候,拿到好處的元江那氏,石屏龍氏,也會第一個站出來,守護他們自己的利益。
沒辦法啊,雲南的土司土人,其實也是一群窮哈哈。
一個大鐵礦,開采的礦工,守護的官員和兵丁,押運的衙役,都要吃飯消費的。
還有朝廷雇傭的土司丁壯,都是一大筆收入,撐大了他們的腰包。
“咳咳”
眼看著朱皇帝和劉茞說的差不多了,下麵的鄒璠,輕咳一聲,清了一下嗓子,沉聲繼續彙報:
“回稟陛下”
“另外一路,是主將龍總兵,親自帶兵征伐”
“罕國榮將軍,關起鵬將軍,還有龍總兵的一些族兵,大概有七千人左右,也配備了一些老舊火炮”
“龍總兵,同樣采用分兵合進的戰術”
“關起鵬將軍,領兵三千,從石屏元江南側出擊”
“他的兵馬,沿著元江河流,向東推進,寧遠州和蒙自縣”
“龍總兵,則是帶著自己的族兵,還有罕國榮的土司營”
“從石屏縣出擊,一路向東,彙合臨安府的衙役駐兵,出擊最難纏的阿迷州”
“按照之前,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戰術預定”
“這兩部明軍,要在蒙自縣附近彙合,最後再伺機,出擊雲南與安南邊境的土司土寨”
“但是,這一次,進展不是很順利”
沒錯,滇西南的土司大作戰,也是分了好幾路兵馬。
黔國公沐天波,兩個土司營,分兩路兵馬,合擊推進滇西的土司。
元江和石屏的兩個土司頭子,龍世榮和那崇,他們也分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