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錯,像麗江木氏這種,首鼠兩端的土霸王,朱皇帝是一定要乾掉的。
留著這些世襲的土司,隻會是個禍害,一旦大明再次衰弱的時候,肯定會撲上來,撕咬幾口。
沒看到嘛,大明王朝,在北京南京的時候,國力雄厚,他們這就是一群孫子,搖尾乞憐。
待大明王朝衰弱了,即便是在近在咫尺的昆明府,他們也不願意,踏入一步,進殿朝拜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劉學士”
“兵部和五軍都督府,怎麼個章程?說說看”
打定主意的朱皇帝,發泄的差不多了,看向為首的劉茞,隨意問了一下。
沒錯,既然滇北的土司大作戰,遇到了困難和波折,兵部和五軍都督府,肯定是要拿出意見來的。
隻要是涉及到打仗,裡麵的事情,就不是小事情,特彆是戰局的變化。
現在,很明顯,滇北的明軍,僅僅3個營的兵力,可能搞不定了。
沒辦法啊,麗江木氏,滇北土王八,世襲鎮守滇北幾百上千年,往山裡一鑽,誰都沒辦法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兵部和五軍都督府,都上了奏章”
再次聽到點名的劉茞,顧不得腦海中,被朱皇帝敲打的七葷八素,趕緊站出來回話。
“兵部,兩個侍郎的意見”
“他們還是以前的戰略,步步為營,穩紮穩打,徹底理清滇北的土司”
“滇北麗江土司府,世鎮滇北,幾百上千年,根深蒂固,觸角無處不在”
“他們的意思,要想打出一個太平,長治久安,就必須一步步推過去,乾掉每一個州府縣”
“至於,五軍都督府”
“五個左都督,倒是意見一致”
“立刻從昆明調兵,分路追擊,快速絞殺木氏土司,以免木氏逃脫青藏,難以追蹤”
“當然了,兩部的意見,有一點是相同的”
“那就是打,徹底滅掉麗江木氏,絕不妥協”
“如今的大明朝廷,國力強盛,不能被木氏要挾,更不能開這個口子”
“否則的話,將來的某一天,必然是遺禍無窮,誰都想衝上來,撕咬一口”
沒錯,這一次,兵部和五軍都督府,都是意見一致,堅決乾掉麗江木氏。
當然了,唯一的區彆,也是有的,一個是快打,一個是慢打。
五軍都督府,基本上都是老將軍,征戰沙場半輩子,當然最重視人頭戰功了。
因此,他們的意見,就是直接昆明調兵,先追擊乾掉麗江木氏,拿到人頭再說吧。
至於兵部,龔彝和金光的意見。
這兩個軍師戰略家,還是堅持原來的戰略,一路平推過去,慢慢收拾乾淨滇北土司。
至於,能不能收拾乾淨,那倒是無所謂的,能占據滇北,趕走乾掉土司,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。
如果,能引出青藏的蒙古韃子,和碩特的出兵,那就更好了,引蛇出洞,再滅掉他們。
“嗯”
“打就對了,不愧是朕的大明軍隊”
聽到兵部和五軍都督府,都是意見一致,堅決滅掉麗江木氏土王八。
龍座上的朱皇帝,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,讚賞了一句,心中儘是滿意啊。
這就是他的大明王朝啊,兵威赫赫,軍力強盛,對外交涉,絕不會有半點妥協低頭。
這就是典型的,兵熊熊一個,將熊熊一窩啊。
這幫老將老狐狸,都清楚朱皇帝的為人,肯定不會被人威脅要挾的。
一旦出現了這種狀況,那就不好意思了,先乾掉再說,打死打殘,生死勿論,一勞永逸。
“這樣吧”
“還是執行兵部的戰略”
“步步為營,穩紮穩打,一勞永逸的戰略”
“兵力上的話,可能有點不足”
“催一催滇西吧”
“剛才不是說了嗎,滇西的那一路兵馬,進展的很順利”
“反正,永昌府,距離麗江府,也是不遠的,大幾百裡而已”
“到時候,兩路兵馬合兵一起,總計有5個營,1.5萬人”
“如果,再加上,各路受降的土司丁壯,保守估計的話,也有兩萬多人”
“一個小小的麗江土司府,加上後麵的附庸土司,常備兵力8千人,就頂天了”
“即便是半農半兵,翻倍也就是1.6萬人,兵械不足,拿什麼抵抗”
沉思一會後,龍座上的朱皇帝,大手一揮,搞定了滇北的土司戰略。
沒錯,戰略上的大事,朱皇帝還是相信專業人士,而不是一幫武夫老將軍。
沒錯,朱皇帝寧願慢一點,也要徹底搞定大西南的土司,根除這些土王八。
至於,兵力上的不足,朱皇帝也不打算,抽調昆明的兵馬。
反正,滇西的沐天波,快要搞定了,乾脆直接調過去吧。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