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一路明軍,領兵的將領,是來自石柱土司,美德侯馬萬年將軍”
“還有忠州秦尚武將軍,西陽知府,光頭降將冉奇鑣,總計兵馬6千人左右”
“這一路兵馬,即便是新兵,進展也是最快的,基本上沒遇到什麼抵抗”
“不出意外的話,這幾天時間,秦將軍的捷報,就能送到宮裡”
“畢竟,領頭的是降將冉奇鑣,是他們的上一任土司官”
“兩個領兵大將,一個來自石柱土司,一個來自忠州秦氏,在川東,也是威望盛隆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周邊的州府縣,湖廣西部,貴州和川南,都是大明的地盤,在本朝的控製之下”
“更何況,重慶府收複了幾個月,荊州也拿下了,大明的戰線,也已經推到了湖廣中部”
“所以說,這個西陽宣撫司,內憂外患,裡麵的土司兵馬,惶惶不可終日,已經無路可逃了”
沒錯,這一路的明軍,進展的最快,估計很快就能搞定了。
石柱的馬萬年,忠州的秦尚武,兩個土司明協營,都是剛剛組建的兵馬。
規矩都是一樣的,都是兵部擬定的,基層核心,全部來自明軍六大步兵營,一個都不能例外。
但是,就是這麼兩個新兵營,照樣能拿下西陽宣撫司,沒有一絲的意外。
沒錯,這兩個營的戰鬥力,非常不錯的,其基層將校,來自六大步兵營,經驗豐富。
其他的小兵小蝦,都是忠州和石柱的土司兵,同樣大部分是老卒子,有過戰陣經驗。
再有一點,這個西陽宣撫司,周邊都是大明的勢力,已經無路可走了。
臨近的湖廣西部,四川的重慶,現在都是大明的地盤了。
即便是夔東的忠貞營,現在也是正在改編,納入明軍的正式編製中。
最重要的一點,他們的前任土司官冉奇鑣,消失了快一年。
這時候,突然出現在明軍裡麵,充任先鋒官,還掛了一個西陽知府的頭銜。
所以說,大部分的土司將領和小頭目,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反抗,要麼撤退,要麼舉旗投降。
“嗯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又灌了一大口老參茶,滿意的點了點頭,深以為然,嗯的一聲。
內心裡,既有對老參茶的讚賞,也有對這一路明軍的戰績,表示很滿意。
兩世為人的朱皇帝,過完年後,馬上就二十歲,實際年齡已經超過了六十歲。
因此,才會如此心機深沉,老謀深算,更是深不可測。
再有一點,前世的他,也是花叢老手一個,更懂的保養身體,參茶枸杞不離口。
“忠州秦氏,秦尚武將軍”
“石柱馬氏,美德侯,馬萬年將軍”
“乾的不錯,很好,不負朕望”
“不愧是兩代忠烈之後,是大明忠臣誌士的典範”
“這一路,交給他們兩家,兵部和五軍都督府,安排的不錯,朕也可以安心了”
如今,朱皇帝回師,大朝會過後,大明朝廷,已經慢慢走上正軌了。
這種大戰役級彆的土司整頓,都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,一起合作,製定戰略戰術。
所以說,每一路的領兵大將,出兵多少,周邊州府的糧草後勤,官員衙役配合,都已經安排的非常妥當。
就像這個西陽宣慰司,就安排了石柱土司馬氏,忠州秦氏。
這兩家,在川南地區,本來就是坐地虎一樣的存在,戰功赫赫,德高望重。
特彆是石柱土司兵,大名鼎鼎的白杆兵,渾河之戰,竹菌坪之戰,雖敗猶榮。
戰神級彆的秦良玉,即便是去世多年,周邊的土司,也得退避三舍,確實是惹不起。
“嗬嗬”
“冉奇鑣,這個二五仔,光頭將”
“還有那個安坤,奢保受,軟骨頭玩意”
“這次總算老實了吧,做個帶路黨,也是不錯的”
說著說著,朱皇帝剛毅的臉上,就浮現出玩味的冷笑,冷言冷語。
想起那幾個光頭降將,冉奇鑣、安坤和奢保受,他就是一肚子火氣,又覺的無語。
整個大西南,世襲的土司,幾百上千個,霸占了這片土地,幾千年了。
這些二五仔,風吹兩邊倒,誰強投靠誰,誰弱欺負誰,賣隊友賣主子是優良傳統。
每逢天下大亂,這幫世襲的土王八,就會站出來,賺取戰亂的豪橫利益。
這就是典型的投降派,一會投滿清,一會投大明,跳著跳著,腿就瘸了,最後被廢了。
如今,大明王朝鼎立大西南,滿清韃子也來過,逛了一大圈。
所以說,無論是大明中興了,還是滿清得了天下,都不會放過這幫土司二五仔。
兩大勢力,看這幫土王八,都是眼中釘,肉中刺,欲除之而後快。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