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僅僅用了三天時間,貴陽的明軍,就拿下了水西的重鎮之一。
主帥鄒簡臣,攻下來城池,下麵的將士,人頭到手,戰功也有了,傷亡也不大。
同時,還能繳獲大量的錢糧物資,還有不少土司兵丁,壯大炮灰團,一舉數得啊。
所有的一切,天衣無縫,完美的不得了,朱皇帝想不誇都難。
“陛下聖明”
下麵的劉茞,聽不出什麼味道來,唯有躬身行禮,高呼了一聲聖明。
沒錯,哪裡有這麼誇人的,麵癱著,毫無表情的誇讚,讓人無語啊。
“第四天”
“也就是12月18日”
“拿下黔西城的明軍,再次出動了”
“這一次,鄒尚書選擇兵分兩路,分兵出擊的戰術”
“其中一路,丁義將軍為主將,許世勳將軍為副,還有一半的二炮司”
“他們領兵南下,準備圍攻織金城”
“同時,也在等六枝城方向,元字營的那嵩將軍”
“另外一路,是鄒尚書親自帶領,夏國相和高應風將軍,剩下的另一半二炮司”
“他們這一路,是攻打西南方向的大方城”
“同時,鄒尚書,也在等待敘永廳,永寧方向的陳貴榮將軍,吳國安將軍”
“按照之前的計劃,唯有拿下大方城和織金城,最後再彙合納雍城”
沒錯,看上麵的朱皇帝,沒有什麼表示了,劉茞隻能耐著性子,繼續講解下去。
拿下黔西城的鄒簡臣,不敢有半點的停歇,第二天就領兵出發了。
沒錯,整個水西土司,有四個核心據點,拿下一個,還有三個呢。
因此,為了整個戰局的發展,這一次,明軍又分兵了。
一路去南下,也是為了會合元字營,一起攻打織金城。
一路是北上,同樣是為了等永寧方向的明軍,到時候一起攻打大方城。
同時,北上大軍的主將,是五大步兵營的丁義,而不是老武夫夏國相和高應風。
這個老辣的鄒簡臣,是在給朱皇帝示好啊,給機會讓朱皇帝的心腹,去立大功勞。
“第四天”
“也就是12月19日”
“水西土司,丟了黔西城,老賊安如鼎,再也坐不住了”
“於是,他派出親信使臣,前往大方城,求見主帥鄒尚書”
“這個逆賊說了,他代表水西安氏土司,願意投誠大明”
“唯一的要求,就是保留納雍城和大方城,還有他們的水西安撫使,繼續世襲傳承”
“聽到這話的鄒尚書,也不廢話,直接把使臣拉出去砍了”
“同時,布告全軍,除非水西的安氏,全部棄械投降,走出城堡,否則一個不留,亡族滅種”
嗶哩吧啦的,劉茞又講解了一大堆。
沒錯,坐鎮老巢的安如鼎,這個老狐狸,後悔了,害怕了,膽怯了,想投降明軍。
但,還是有條件的投降,就像奢安之亂的時候,割地賠款假投降。
水西土司,留下了兩個城,又能保持獨立性,能繼續世襲,做水西的土霸王。
在安如鼎的想法裡,織金城都不要了,反正這個城,距離滇黔官道太近了,估計也保不住。
但是,老辣的鄒簡臣,怎麼可能如他願,直接砍了使臣。
道理很簡單,他是兵部尚書,非常清楚朱皇帝的戰略。
此戰過後,川滇黔三個省,不會再有世襲的土司官了,一個都沒有。
更何況,難得他領兵出征,也是需要戰功的啊,才能真正的坐穩兵部尚書。
要知道,鄒簡臣在永昌的時候,就跟著一無所有的岷王殿下。
他非常清楚朱皇帝的性格,帝王心術,亂世奸雄,外寬內忌,刻薄寡恩啊。
此時此刻,正是天賜良機,得好好拿戰功啊,以便為將來做打算。
“嗯”
“不錯,很好,很不錯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沒有再聽下下去了,擺了擺手,滿意的點了點頭。
沉思了一會後,眯著眼,繼續喃喃自語:
“西陽宣撫司,和永寧宣撫司,差不多了,在收尾階段”
“王有功將軍,烏蒙祿昌賢將軍,估計快到六盤水了”
“元字營,那嵩將軍,六枝城,扛不住幾天”
“大方城,織金城,也被圍住了,肯定跑不掉”
“黔西,黔國公,進入收尾階段,估計也快了”
“滇南,阿迷州,龍總兵,那知府,敏建伯祿益將軍”
“沙普餘孽,估計要出國旅遊了,安南是個好地方啊”
、、、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