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月糧餉,2兩5錢,那一年的開銷,就是900萬兩”
“再加上兵械打造,錢糧運輸,戰場上的消耗,勳貴官員的俸祿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老臣估計,一年的消耗,不會少於2千萬,甚至是3千萬以上”
“至於,什麼拖欠糧餉,空餉空編,天下烏鴉一般黑”
“隻要喂不飽軍隊,彆說是打仗了,能不嘩變,就算不錯了”
這個範文程,跟了好幾個皇帝,久經戰陣,經驗豐富的很。
無論是國家戰略,還是行軍打仗,錢糧配給,他都經曆過,參與過,甚至是親自負責。
非常清楚一個道理,一分錢一分貨,有多少的錢糧,就能養多少的軍隊。
僅僅從大西南的地盤,就能推測出,大概的軍隊,去鎮守地盤,領兵打仗。
同樣,也能根據軍隊的數量,去預測大致的糧餉消耗。
再經過糧餉的數量,去推測朝廷的賦稅,最後得出偽明朝的財政收入。
至於什麼拖欠糧餉,反正都是漢人,官僚體係都是一個樣,誰也彆說誰了。
大清王朝,養兵百萬,真正能上戰場的,能有60萬,就非常不錯了。
同樣,大西南的偽明朝廷,要想拉30萬大軍,上陣殺敵,至少也要養四五十萬軍隊。
至於,剩下的軍隊,什麼鬼樣子,到底在哪裡。
大家都是行家,心知肚明了,肯定是空餉空編,貪汙漂沒了。
“啟稟陛下”
“太皇太後”
“諸位王爺貝勒,同僚”
停了一下,待殿內的一眾大佬,消化的差不多了,老辣的範文程,再次拱手行禮,繼續說道:
“有一點”
“諸位的心裡,應該是有數的”
“那就是,如今的朱明賊子”
“比起當年的大西賊,其地盤更大,軍隊更多,戰鬥力也是更強一點”
“同樣,他們也需要,籌措更多的糧餉,去養活他們的官員和軍隊”
“才不至於,後方內亂內鬥,動亂不堪”
“他們的軍隊,也不至於餓肚子,才有力氣和士氣,去前線殺敵”
是的,在座的都是大佬,大清王朝的頂流人物。
當然非常清楚,現在大西南的朱明偽朝廷,比當年的大西軍,更加強大了。
都不用猜測,僅僅看戰績就知道,乾掉的滿清精銳,至少是李定國他們的多少倍。
“據老臣所知”
“他們的稅製,還是采用了高額的賦稅標準,就是營莊製”
“當年,義王執政期間,這個營莊製,采用的五五製”
“後來,實在是收不上來,抗繳太激烈,就改成了四五一製”
“說的簡單點,整個大西南,所有的耕地收成,官府得四成,老百姓得五成,地主田主得一成”
“但,即便是如此,他們還是不得人心,壓榨的太狠”
“偽帝朱雍槺,監國以後”
“這個朱家賊,比較奸詐狡猾,又改了稅製,采用了四四二稅製”
“其目的,就是想收買廣大地主,大戶豪強鄉紳,替他們朱家賣命”
是的,這個營莊製,滿清非常了解,懂的非常多。
自古以來,那幫戰略家,兵法大家,朝廷的大佬,都喜歡仔細研究戰略對手。
沒看到嘛,營莊製的創始人,大西軍的秦王,滿清的義王孫可望,就在京城滿城呢。
更何況,大西南殺了那麼多清軍,現在的賊子朱雍槺,才是他們的主要研究對象。
一舉一動,每一個朝廷政策的改變和發布,都有血滴子收集情報,再傳回紫禁城。
“老臣也算過了”
“朱明賊子的偽朝廷,控製的大西南,雲貴川和兩廣,就算五個省了”
“按照萬曆年間的田畝數字,也就是5千多萬畝”
“再加上湖廣西部的一部分,緬甸的一部分,撐死了就6千多萬畝”
“如果,按照畝產一石的數據”
“他們采用的四四二稅製,就剛好能收到2400萬米糧”
“而這個田賦收入”
“也剛好應證了,他們的財政收入,大致在2500萬兩左右”
“如此,才能養得起30萬以上的精銳,四五十萬的大軍”
說到這裡的時候,老成持重的範文程,就不再說了,得讓人好好消化一下。
沒錯,半賦閒在家的範文程,並沒有真正的閒下來。
當年,年僅22歲的他,就投靠了滿清,追隨老奴努爾哈赤,四處攻打大明邊關城牆。
後來,皇太極上台以後,出身漢人讀書人的範文程,才得到真正的重用,從此大放異彩。
所以說,他範文程,還有他身後的家族,已經是滿清的奴才了,子孫後代也改變不了。
為此,閒暇的時候,他就在研究大西南,最新崛起的朱雍槺,這個武夫殺胚皇帝。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