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至是,洪承疇的兩個大將,右蝦營副將彭應,標後營副將卜世龍,都死在明賊的重火器下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因此,老陰比洪承疇,一肚子窩火啊,也想乾掉幾個明賊大將,以泄心頭之恨。
“回稟經略”
“放心吧,都準備好了”
看到前麵的洪經略,終於活過來了,朱應升也不敢怠慢,立刻回應道:
“這一次”
“領兵的,是益陽縣陳總兵,經驗豐富”
“出精兵800,都是河南老卒子,跟陳將軍十幾年了”
“綠營兵和丁壯,也調配了1500人,兵力是足夠了”
“明日開戰後,城頭上的楊遇明將軍,也會大炮火力支援”
“城外營寨的王進寶將軍,就在他們身後”
“如有不測,王將軍也會派兵,及時救援,耽誤不了戰事”
這個陳將軍,就是益陽縣的總兵陳德,也是一個老武夫猛將了。
沒錯,他的老子,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永福,大明崇禎朝,河南開封總兵。
所以說,當年的順治,是非常的信任洪承疇,調給他的兵馬,都是全國的綠營精銳。
按照軍令,這個陳德,帶著800精兵,再配上兩倍的雜兵丁壯,去衝殺城外的明賊小營寨。
沒錯,城外的明賊營寨,並不是單獨的一個大營,而是有幾十個小營寨,組成的明賊大營。
每個小營寨,兵馬500左右,小營寨之間,也修了戰壕擋土牆,縱橫交錯,就是為了死守硬拚的。
所以說,清軍出動兵馬,攻擊城外的明賊小營寨,人數也不會太多,兩三千人的規模,就足夠了。
“但是”
有如果就有但是,朱應升也望了一眼城外,黑黝黝的明賊營寨方向,信心不足的勸說道:
“經略啊”
“他們的營寨,挖的太深,擋土牆又太厚”
“確實是不好打啊,容易傷亡過大”
“探子來報了”
“年前的時候,辰州的明賊,就通過沅江,順流而下,又增兵好幾千”
“他們還說了”
“那些援兵,軍列整齊,號令如一,一看就不是普通兵丁,或是青壯民夫”
沒錯,這個軍中諸葛,有點心有餘悸,信心嚴重不足啊。
看明賊的營寨就知道,一個連著一個,密密麻麻,縱橫交錯,前後周邊呼應。
更何況,殺不完啊,根本殺不完,即便是攻下了,明賊很快就會反攻。
明賊後麵的辰州,辰州後麵的貴州,那都是源源不斷的援兵,錢糧物資,無儘無頭。
再有一點,明賊的援兵,剛開始都是丁壯民夫,也就是傳說中的炮灰團。
但是,現在不一樣了,最近的援兵,都是訓練有素,軍容嚴整,有模有樣的。
沒錯,這就是朱皇帝的土司兵丁,虜獲川滇黔的土司。
這些土司土王八,世代為農為兵,軍事基礎比較紮實,隨便丟進新兵營,改造一下,就能送上戰場。
“屬下的意思”
“還是依照老規矩吧”
“打一打,攻一攻,差不多就行了”
“更何況,逆賊李定國,平生用兵,最是喜好用奇”
“兄弟們,萬一衝殺過度,中了李賊的伏兵,傷亡就大了”
“再有一點”
“如今,湖廣的局麵,太難了”
“城外的李定國,兵力上,跟咱們差不多,火炮更強”
“荊州、嶽州、衡州府,也是相持不下,一時間,雙方難於打破僵持的格局”
現在,整個湖廣中西部,已經是戰爭泥潭了。
西北麵,荊州府的明軍,對峙東北麵的安陸州。
明賊的大將,是興平侯黨守素,陽城侯馬騰雲,兵力六千人。
清軍的將領,是勳陽府巡撫胡全才,荊州總兵鄭四維,兵力在5千左右。
中西部地區,常德府,嶽州府和長沙府,也在對峙僵持階段。
明賊的大將,常德的李定國,澧州的鄧望攻,桃源縣的靳統武,總兵力大概1.4萬左右。
清軍的將領,是五省經略洪承疇,前兵部尚書阿思哈,一直蹲在常德府。
嶽州府,是副將孫喜策,長沙府,是副將李孟夏,還有寶慶府的副將牛燦。
明麵上,三個州府的清軍,總兵力更多,大概2萬左右。
但是,李定國後麵的辰州,也有3千兵馬,順水而下,很快就能增援上來。
所以說,如今的局麵,根本打不開,雙方都在死耗著,乾瞪眼。age"source="user"gsrc=""igidtt=
1659年底,1660年初,湖廣中西部,明清對峙圖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