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嗬嗬”
“兩位安南使者”
“既然是孤陋寡聞,那就好好聽,好好學”
乾清宮,西暖閣,大殿上的朱皇帝,頂盔摜甲,嗬嗬冷笑。
目光放在下麵的兩個安南仔身上,眼神深邃,眯著大眼睛,冷言冷語的告誡道:
“朕的大明王朝,是天朝上國”
“朕的軍隊,水師戰艦將士,那也是仁義之師”
“即便是出現在北部灣,那也是合理合法合規,更是大明的分內事”
“以後啊”
“你們的安南國,還是要好好的,管好自己人啊”
“讓你們的漁民,或是帶著家夥的良民,彆沒事有事,就跑出去瞎轉悠,容易出事的”
“咚咚咚、、”
說完後,朱皇帝的大鐵指,還不忘在龍桌上,用力敲了幾下。
沒錯,他敲得是桌子,真正威懾的,卻是下麵的兩個安南仔。
話裡話外的意思,北部灣就是大明的了。
告誡下麵的安南人,以後出海小心點,彆撞上大明的艦隊了。
至於,那個打炮啥的,那都是為了剿滅海盜,維護南海的海貿秩序和安全。
“嘿嘿”
半晌後,眼看著,下麵的安南仔,低頭認慫不回話,敲打的效果,也差不多了。
滿意的朱皇帝,臉色放緩,嘿嘿一笑,才回過頭,看著程源,開口說道:
“程尚書”
“說的很好,繼續吧”
“讓朕,還有諸位愛卿,兩個安南使臣,好好開開眼界”
說完後,眼神裡儘是欣賞,臉色也浮現了淡淡的微笑。
心中暗道,不愧是進士出身的老學究啊,脾氣再不好,也是學霸一個。
這些曆史典故,隻要找出來了,學好了,傳播出去,效果肯定杠杠的,讓東南亞小國,啞口無言。
大明的軍隊,四處征伐,攻城掠地,開疆拓土。
禮部的官員,就負責專業洗地,搞定外交問題,為將來的漢人移民,打好堅實的基礎。
這也叫殺人誅心,前麵在屠城滅國,後麵在尋找法理,蓋棺論定,千年之後,默認就是中華國土。
“陛下聖明”
“這些典故,老臣愧領了”
“禮部上下,幾十個大小官員,耗時半個月,才收集起來的”
看到朱皇帝敲打安南仔後,老炮筒程源,更是心悅誠服,彎腰深躬,高呼朱皇帝聖明。
付出就有回報啊,禮部上下,總算把準了朱皇帝的脈搏啊。
這個老炮筒,心中更是激動了,如此年輕,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,確實是中興大帝之姿啊。
同樣,也是謙虛了兩句,告訴上麵的朱皇帝,這些曆史論證,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。
是的,整個禮部,程源這個尚書,親自牽頭,兩個左右侍郎,帶著一大堆官員。
研究了半個月,才把這些曆朝曆代典故,全部找齊了,現在才拿出手的。
沒辦法,他們也是迫不得已,攤上這麼一個武夫皇帝,視國土疆土為命脈。
大朝會的當天,深更半夜的,找到一堆大臣,竟然說要滅了占城國,一個百年王朝啊。
從那以後,禮部就知道了,他們吊了,將來有的忙了,必然麵對一眾藩屬國的責問。
“呼、、”
平靜了一下,深吸一口氣,老炮筒程源,臉色一正,繼續開口說道:
“東晉時期”
“著名的高僧法顯大師,西行列國,最後從莫臥兒返回中原”
“他的回程,就是從阿拉乾出海,穿過馬六甲海峽,途徑整個南海,耗費了一個半月時間”
“所以說,那個時候的南海,已經是中原天朝上國的行商內海,暢通無阻了”
“隋唐時期”
“隋煬帝,曾派常駿和王君政,帶領艦隊,巡視整個南海海域”
“他們的艦隊,最遠抵達了赤土國,也就是現在的馬六甲,柔佛國馬來半島)”
“兩宋時期”
“千裡長沙,萬裡石塘,已經是家喻戶曉了,就是現在南海諸島嶼”
“元朝時期”
“元帝忽必烈,派遣大將遣史弼領兵5000,戰船幾百艘,遠征爪哇群島”
“雖未成功,但意義深遠,是南海的最佳論證”
東晉時期,隋唐時期,兩宋時期,還有元朝時期。
這些都是大明以前的王朝,尤其是元朝,就是最佳的曆史論證。
是的,元朝的時候,蒙古人就派出了艦隊,遠征爪哇島,這也是曆史功績之一。
即便是沒有成功,也是破天荒的盛事之一。
道理很簡單,元朝是明朝的前朝,明朝也承認元朝的正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