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辦法,這幾個快要入土的老頭子,還是不忍心,眼前的江浙義軍頭領,就這麼慘死在荒島上。
“倉水啊”
“延平王,對你的期望,非常高,印象非常好”
“特意交代老夫三人,一定要把你勸走,不能留在這裡等死啊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延平王說了,兵馬多少,都無所謂”
“隻要你肯南下,到時候,肯定給你配備足夠的戰船和兵馬”
“甚至是,可以考慮,把魯王殿下的舊部,撥付一部分給你”
“忠匡伯張進,閩安侯周瑞,蕩湖伯阮駿,肅虜伯黃將軍的舊部,平西伯的舊部,隨你挑選”
“你放心,這是延平王親口說的”
“老夫的人品,你應該相信的,絕不會訛你隻言片語”
說完後,這個老醫師沈佺期,也是眼神清澈,一臉的坦誠,看著眼前的張蒼水。
是的,這是他們最後的籌碼了,把延平王鄭成功,抬了出來,希望能說服這頭強驢。
本來,這些話,他是不願意說的,有點難為情,更是嫌疑不小。
但是,沒辦法,三個老頭子,就沈佺期一個人在廈門金門,其他的都不在。
這種話一說出口,等同於做了延平王的說客,堅持大明國祚本心的他們,肯定是不願意的。
沒錯,這時候的鄭成功,進退兩難,為了拉攏張煌言,不惜下了血本。
甚至是,許諾承諾不少,要把魯王的舊部,大幾千的兵馬,都可以撥給張煌言。
畢竟,大家都知道,張煌言的義軍,已經被打殘了,等同於全軍覆沒,小貓小狗三兩隻。
用魯王的舊部兵馬,去打動眼前的鐵頭娃,能增強說服力啊。
“呼哧、、”
又過了一會,端坐在主位上的張蒼水,還是無動於衷,如同老僧入定似的,一動不動。
前兵部尚書盧若騰,臉色有點難看了,強忍著心中的不耐煩,深吸一口氣,也開口勸道:
“老夫幾人,理解你的想法”
“你和延平王,間隙不小,相互看不對眼,心裡有小疙瘩”
“這樣吧”
“實在不行的話,你帶著義軍殘部,先南下福建,躲避清狗子一段時間”
“先留著有用之身,以待天時,將來的某一天,也可以繼續抗清殺韃子”
“或是等廈門戰役結束,閩浙沿海的局勢,徹底明朗化了,你再回轉江浙沿海”
去年,鄭氏北伐南直隸,南京城大戰,慘敗而歸。
其中的經過,他們幾個都聽說了,知道鄭軍和張煌言的義軍,爭執齷齪,誤會都不少。
更何況,這麼多年以來,延平王的手段,對魯王殿下的舊部,是慘烈了一點。
身為魯王舊部舊臣的他們,都是核心成員,當然更清楚,其中的緣由緣故,更是理解張煌言。
但是,現在是什麼時候啊,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啊。
在他們幾個老頭子眼裡,不要管什麼分歧爭執了,先帶著義軍南下吧,保存實力為上。
沒錯,他們三個老頭子,也是有心不甘,奈何實力不允許,暫且忍一忍吧。
“再有一點”
“你知道的,魯王殿下,就客居在金門海島”
“如今,福州的韃子,隨時可能發動戰役,登陸金門或是廈門”
“你我四人,身為魯王舊臣,心中再多的委屈,也不能坐視殿下危難,見死不救吧”
最後,看著張煌言,還是無動於衷,猶如秋風過耳似的。
這個前兵部尚書,也沒轍了,硬著頭皮,咬著牙,把他們的舊主,魯王殿下,也抬了出來。
是的,大明的讀書人,講究的是忠孝禮儀,這是人臣之本分,食君祿,忠君事。
你這個張蒼水,總是一副大明忠臣誌士的人設,總不能無動於衷吧。
如果,就這麼蹲在懸山荒島,坐視福建的滿清韃子,進攻廈門金門島,不顧魯王殿下的死活。
這要是傳出去,嗬嗬,整個天下人,都會看不起,嘲笑張蒼水的為人。
“哎”
聽到這裡的時候,主位上的張煌言,終於有反應了,搖了搖頭,眼神落寞,深歎一口老仙氣。
隻是,心中的掙紮和煎熬,無處述說,右手死死捏住小茶碗,肉眼可見的青筋凹起。
沒錯的,曆史上的今天,元宵節,三個魯王舊臣說客,是不存在的。
隻是,這一世,大明中華皇帝的異軍突起,改變了整個中原天下的格局,迷霧重重。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