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山群島,懸山小荒島上,寬敞的茅草屋裡。
大明朱皇帝的使者,一眾江浙魯王舊臣舊將,小範圍的交流會議,正在進行中。
“嗯”
“是的,條件很差”
“末將都看到了,確實是很艱難”
坐在左側首位的唐平,大明朱皇帝的使者,挺直腰杆,聽完對麵三個老頭子的抱怨和訴苦。
麵目淡定從容,沒有一絲的意外,重重的點了點頭,開口認同他們的困境,表示很理解,一切都看到了。
這都是情理之中,大西南的皇帝,還有侍從室的郎中,也都考慮到了,也有相對應的措施辦法。
如果是鄭氏北伐之前,江浙義軍,還是有一點點實力的,至少能周旋對抗江浙的清軍水師。
鄭氏北伐之後,張煌言的義軍,被延平王賣了個乾淨,丟在蕪湖,當成了垃圾一樣,任由滿清四麵圍剿。
一場北伐大戰下來,張煌言能留下一條狗命,還是靠他自身的威望,老百姓願意收留。
如果是普通的一個人,早就賣給了滿清,用人頭換賞銀米糧了。
“諸位老大人”
“說的也很對”
“舊港侯,是江浙義軍,南直隸的抗清領袖,旗幟人物”
“確實是如此,不宜離開這邊”
“放心吧,陛下也考慮到了,不會強人所難的”
沉思了一下,唐平也聽出了對麵的意思,繼續開口,安撫他們最擔心的問題。
是的,朱皇帝愛才心切,當然希望這個,抗清大英雄張蒼水,去大西南的朝廷任職。
但是,這隻是一廂情願的想法,江浙義軍肯定不會放人,江南的形勢嚴峻,更離不開張蒼水。
再有一點,朝廷也都考慮到了。
是的,派係不同,有些人,就是會擔心進入大西南,有進無出啊。
畢竟,以前的魯王監國朝廷,跟永曆王朝,也是很不對付的,爭搶過大明皇帝位置。
去年的張蒼水,之所以接受永曆的冊封,也是形勢所迫,現在更是如此,快混不下去了。
“咳咳”
又過了一會,對麵的眾人,還是一言不發,用深切期望的目光,緊緊盯著自己這個大明皇帝的使者。
錦衣衛百戶唐平,也是懂他們的意思,沒讓他們失望,重重的咳了一聲,表示他還有話說。
臉色一正,猛的站起來,朝著大西南方向,拱了拱手,再環顧四周,表情嚴肅的大聲說道:
“陛下口諭”
“嘩嘩嘩、、”
“哐當、、”
口諭一出,桌子上的人,周邊站著的核心成員,驚爆驚詫,反應過來後,紛紛猛的站起來。
納頭便拜,兩側的桌椅板凳,哐哐直響,局麵亂的一塌糊塗。
一個個魯王舊臣舊將,表情嚴肅,盯著站立的唐平,口中高呼:
“陛下萬歲”
“吾皇萬歲”
、、、
沒辦法啊,既然做了大明臣子,碰到了聖旨口諭,肯定是要跪下去的,這是君臣之禮,不可廢。
此時此刻,這幫江浙大佬們,心中很納悶,看來啊,大西南朝廷,準備很充分啊,有心徹底搞定這邊。
“張愛卿”
“諸位臣工,軍中將校”
“滿清勢大,實力猶存,抗清殺韃子,非一朝一夕之功”
“卿等文臣武將,當小心謹慎為上,不可死戰浪戰,當留存有用之身,以待天時”
“朕相信,這一天,不會讓卿等,等待太長太久,黎明的曙光,也許就在眼前”
“其次”
“江浙義軍,身處滿清腹地,兵微將寡,糧餉匱乏,危機四伏”
“朕在昆明城的皇宮,也是略有耳聞”
“正所謂,皇帝還不差餓兵,軍無糧則散,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”
“朕已下旨戶部,錦衣衛,皇家廣東十三行,聯手謀劃,酌情押送少量兵械糧草,北上江浙沿海”
“最後,江浙義軍,官員官職,軍隊編製,魚龍混雜,參差不齊,戰鬥力不足”
“大明朝廷吏部、兵部、五軍都督府,已草擬部分整編改編方案,望卿等酌情考慮”
“同時,朝廷也可派出少量軍隊骨乾,基層將校,隨同船隊兵械糧餉,一起北上江浙沿海”
“協助張愛卿,軍中大將,整頓義軍,編製規模,能早日恢複軍隊戰鬥力,殺敵報國”
“諸位臣工,可安心放心,朕的軍隊,大明的軍隊,永遠是足糧足餉,概不拖欠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