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了”
懸山小荒島上,一個小茅草屋裡,穩重老辣的徐孚遠,突然想到了什麼。
立馬站出來,對著中間的張煌言,小聲叮囑道:
“倉水啊”
“此事過後,得派人上岸了”
“聯絡一下那幫人,讓他們心裡有個數”
“同時,也讓他們發動一下,配合宣傳,一些關於大西南的戰績,陛下的仁德和聖明”
“尤其是緬甸半島,阿拉乾,舊港府,那些都是祖宗失地,豐功偉績,得大書特書”
“當然了,得注意保密,更要注意安全,小心清狗子”
“算了,還是老夫跑一趟吧,彆人放心不下啊”
說完後,又看了看,另外的兩個老頭子,想知道,他們會不會有意見。
沒錯的,三個老頭子裡麵,就他在江南的人脈最廣。
因此,他一直留在舟山定海城,靠近寧波府的位置,也就是杭州灣外海。
其真正的目的,還是為了方便聯絡江浙內陸,畢竟人脈這東西,是靠祖上傳下來的。
沒錯的,江浙兩省,整個大江南,有一大堆富戶豪商,文人世家。
更有一群明朝遺老,忠貞義士,都在暗中支持江浙義軍,否則的話,魯王舊部,早就活不下去了。
徐孚遠的任務,就是每隔一段時間,派人上岸走一趟,聯絡感情,交流情報,甚至是安排補給啥的。
“嗯”
“雲卿兄,說的沒錯”
“你確實最合適的人選”
“不過啊,上岸還是要小心一點”
“那幫清狗子,他們的狗鼻子,靈的很”
就在這時,一直沒有開口的,前兵部尚書盧若騰,終於開口了,點頭同意徐孚遠的看法。
是的,眼前的徐孚遠,是大明曾經的首輔,徐階的嫡係子孫啊。
鬆江府徐氏,本就是豪門世家,門生故吏一大堆,跟江南的其他豪門,也是盤根錯節。
所以說,像這種聯絡江南豪族的任務,徐孚遠是最合適的人選,臉麵太廣了。
沉思了一會,這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,也想到了一個問題,猛的抬起頭,一臉的嚴肅,謹慎的說道:
“不過”
“這些都可以等一等”
“咱們的當務之急,是派人入朝”
“江浙義軍,不是一支殘兵敗將,咱們身後站著的,是整個大江南”
“最重要的,是得派人入朝,派出德高望重的人,替咱們江南人站台啊”
“現在中華王朝,全是那幫西南幫,文臣武將都是”
“如果這種格局,持續下去的話,咱們將來是要吃大虧的”
“不說彆的,朝廷一旦開放了科舉,整個大江南,可能就要剃光頭了”
“到時候,咱們這些人,有何臉麵,去麵對整個江南的士林世家啊”
“將來,咱們這些人,即便是死了,也入不了祖墳,更要被人掘墳鞭屍的”
沒錯,這才是真的老成之見,活了一輩子的盧若騰,算是抓住了要點核心。
整個大江南,南直隸,江浙,其實都是一體的,就是士林世家的天下。
魯王監國政權,為啥能得到大江南的支持,堅持抗清十幾年,即便是打仗一塌糊塗,屢戰屢敗。
歸根結底,他們都是利益共同體,豪族世家,聯姻一大堆,盤根錯節,利益最大化了。
這幫人,最核心的利益,就是科舉之路,通過朝廷的科舉,培養出一大堆士子,壟斷大部分的狀元進士。
一代又一代,全是江南世家的人,彼此聯姻,彼此攻守相望,共同維護大江南的利益。
剛才,迎接朱皇帝使者,義軍首領張煌言,跪的最快,因為他本來就是大西南的兵部尚書,東閣大學士。
其他的三個老頭子,為啥也跟著跪,其實也是擔心,將來大西南的朝廷,統一了天下,沒有江南人的立足之地。
所以說,這個老頑固盧若騰,想到了派人入朝。
趁著朱皇帝需要江浙義軍的時候,他們這些江南人,趁機擠進朱皇帝的朝廷,先搶占一些關鍵位置。
“對對對”
“老夫也糊塗了,忘了這一茬”
“得派人去,派出德高望重的江南代表”
老醫師沈佺期,聽到這裡的時候,一拍額頭,連說幾個對,非常認同盧老頭的看法。
朝廷大義,朝廷的話語權,這玩意太要命了,關係到整個大江南的前途啊。
“呃”
麵對三個要求,還有他們的支持,站在中間的張蒼水,臉色帶著一絲疑慮,拱了拱手,試探性的說道:
“三位老兄長”
“是不是太急切了點”
“這邊還沒有談整編的事情,糧餉也沒有過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