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嶽樂南下的時候,帶了五萬大軍”
“據老夫所知,這五萬大軍裡,至少有三萬,是百戰精銳,全是滿蒙漢的兵將”
“其他的兩萬,可能是撫西漢人,或是包衣奴才,或是新招的丁壯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剛才,老夫也說了,蘇州的駐防八旗,祖永烈的5千軍隊,也是南京抽調過去的”
“所以說,嶽樂和卓羅,手頭上的兵力,應該4.5萬”
“其次,就是江寧駐防營了”
“這個營,剛開始有5千滿蒙兵將,全是精銳老卒子”
“前年,卓布泰西征的時候,帶走了他的侄子多波羅橫,還有2千兵將,應該都死在雲南了”
“去年的鎮江大戰,這個駐防營,跟著管效忠和蔣國柱,出征鎮江,又是慘敗而歸,傷亡過半”
“所以說,這個滿清的駐防營,最多隻剩下1500人,是一個空架子”
沒錯,南京城的清軍兵力,肯定是最強大,最豪橫的。
這個嶽樂,即便是分出了5千兵馬,交給祖永烈,去鎮守蘇州府,還能剩下4.5萬。
再有一點,就是江寧駐防營了,這個營,混的比較慘淡。
之前,江寧駐防總管,是正黃旗的卓布泰,鼇少保的兄長,手頭上精兵5千,全是滿蒙精銳。
西征的時候,他帶上了自己的心腹,侄子多波羅橫和2千精銳,可惜一去不複還,全部戰死磨盤山。
尤其是侄子多波羅橫,是老四巴哈的嫡長子,被降將高應風,臨陣反殺,直接腦袋搬家了。
剩下的3千精銳,又遇到了鄭氏北伐,圍攻鎮江城,派去增援的精銳,被鐵人軍乾掉了。
所以說,這個江寧駐防營,能剩下一千人,就非常不錯了。
“其三,就是兩江總督府,郎廷佐的軍隊”
“他的督標營,分前後左中右,五個督標營,總計6千人”
“去年的鎮江大戰,他也派出嫡係兵馬,交給管效忠和蔣國柱,前往增援,結果也是傷亡慘重”
“不出意外的話,他的督標營,最多就剩下3千人”
“其四,是綠營陸兵和水師”
“南京城,跟蘇鬆常鎮不一樣,沒有抽調綠營兵,去增援湖廣,也沒有參與鎮江之戰”
“老夫估計,南京的綠營陸兵,有6千人,水師也有3千,大小戰船,應該300艘左右”
“所以說,整個南京城,嶽樂的總兵力,應該在6萬上下,隻多不少”
“相較於去年的北伐之戰,這個兵力,至少增長了3倍以上,本朝攻占的難度,更是不得了”
終於說完了,南京城的兵力,張蒼水的眼神,又開始變的陰鬱了。
沒錯的,去年的鄭氏北伐,江寧之戰,鎮江之戰,一敗一勝,幾家歡樂幾家愁啊。
鄭氏的陸上主力,傷亡慘重,南京城的清軍,同樣是傷亡不小,江浙義軍最慘,等同於被剃了光頭。
沒錯的,南京城的精銳漢軍,駐防營,在鎮江一戰,麵對鄭氏鐵人軍的絞殺,傷亡慘重啊。
唯一的勝利者,就是滿清韃子,保住了整個大江南,又派出大量的精兵,用於鞏固他們的統治。
同樣,將來明軍東征北伐,也要麵對更加強悍的大江南,尤其是南京城,肯定是銅牆鐵壁了。
“最後一點”
“就是陛下的東征北伐戰略了”
沉聲鬱悶了一會,老成持重,精明能乾的張蒼水,臉色一正,拱了拱手,鄭重嚴肅的說道:
“老臣建議”
“陛下的大軍,最好是水陸分兵,東征北伐”
“陸軍出雲貴東征,衝殺突擊湖廣的清軍,吸引大江南的韃子注意力”
“水師北伐,從廣州出兵,沿著福建和江浙的海岸線,直驅南直隸,效仿延平王的出兵路線”
“當然了”
“如今的南京城,整個大江南,韃子兵多將廣,城防嚴密,嚴陣以待”
“但,這才是最好的,也是最上乘的戰略,隻要打下了南京城,整個大江南,必然傳檄而定”
“還有,此戰的關鍵點”
“剛才也說了,就三個地方,崇明島,鎮江城和南京城”
“先取崇明島,能扼守長江出入口,也可以作為大軍的後勤基地,進退無憂”
“再取鎮江城,也能吸引南京城的援兵,來一個圍點打援,削弱南京城的城防兵備”
“最重要的一點,是要速戰速決,快速打掉滿清的綠營水師,防止江北的揚州,增援大江南”
“最後,再攻南京城,一戰滅殺韃子精銳,一戰定江南、、、”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