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華山,朱皇帝的乾清宮,西暖閣內。
“咚咚咚、、”
“皇恩浩蕩”
“吾皇萬歲”
“陛下聖明”
“末將領旨”
“微臣領旨”
“大明國祚萬年”
、、、
大殿下麵,尚可喜,金光,陳恭伊,屈大均,四個廣東佬。
滿懷激動,眉開眼笑,磕頭如搗蒜,磕頭蹦蹦響,對著上麵的朱皇帝,高呼萬歲。
潑天的恩賜,喜從天降啊,他們本來就是一群看客,吃瓜看戲的邊角料。
誰知道啊,那幫大西南幫派,又發神經了,逼迫朱皇帝開放科舉選官員,一番博弈下來,最後便宜了廣東人。
這他媽的,太讓意外驚喜了,自古以來,那個士族家族,沒有一些七大姑八大姨,門生故吏啊。
因道侯尚可喜,兵部右侍郎金光,鎮守廣州十幾年,認識的官吏,豪商貴族,不要太少。
大理寺寺卿陳恭伊,光祿寺寺卿屈大均,本來就是大名鼎鼎的嶺南三大家。
同時,他們兩人,還是嶺南三忠的後人和嫡傳弟子,也是廣東士林的代表人物,扛把子啊。
“咚咚咚”
“吾皇聖明”
“老臣領旨”
驚愕錯愕了半晌,呆若木雞,大西南派係的領袖之一,吏部尚書張佐宸,終於反應過來了。
麵若苦瓜,表情苦澀,無奈的搖了搖頭,跪地磕頭,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。
格老子的,這都他媽的什麼事啊,這叫啥啊,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啊。
說實在的,他也是一心為公啊,為了朝廷的正常運轉,為了更多的基層官員,下派到東南亞,穩固大明的根基統治啊。
想不到啊,直接被朱皇帝反殺了,開始棄用大西南的官員,把蛋糕丟給兩廣士林士子。
不過,好在有一點,老辣的朱皇帝,把派出官員的審核權,留在了吏部,不能讓幾個廣東佬,為所欲為。
可以預計的,經此一番博弈下來,在朝的官員,再也沒人敢小覷朱皇帝,確實是英武果決啊。
“嗬嗬”
“都起來吧”
“好好辦差事,大明王朝,也是諸位的”
老辣的朱皇帝,麵癱著臉,嗬嗬一笑,擺了擺手,隨意的回了幾句。
坐在上麵的他,把下麵人的表情,儘收眼底,當然清楚朝臣們的心思了,偷雞不成蝕把米啊。
沒錯,老辣的朱皇帝,這是告訴有些人,朕不給,你們不能來搶,一旦惹毛了,隨時能掀桌子。
同時,精明的朱皇帝,也在告誡自己,有些事情啊,得加緊加快進度了。
軍隊的整編,兵力擴充差不多了,兵械火炮,鳥銃燧發槍,也打造的差不多了。
唯一所缺的,還是甲胄問題,這是個老大難問題,得靠時間人手堆積。
還有,大西南的土司整改,真正的改土歸流,也在有序進行,成規模的土司反抗力量,已經沒有了。
現在,東征的唯一難點和準備,就是福建鄭氏和韃子的大戰了,等待爆發後的戰果。
同樣,他也在等江浙,大江南那邊,錦衣衛的進展,聯絡張蒼水的義軍,情報收集等等。
隻要完成了東征,朱皇帝的朝廷,肯定又是一大波整改,徹底扭轉大西南獨霸一方的格局。
兩廣的郭之奇和連城璧,大江南的魯王舊部,肯定要入朝的,去平衡打破大西南朝臣的獨霸局麵。
“對了”
“張尚書”
半晌後,看著這個兩鬢斑白的老頭子,吏部尚書張佐宸,大明王朝的百官之首。
強勢霸道的朱皇帝,還是忍不住的,開口敲打說教:
“吏部,選人選官員的製度,也要靈活變動”
“備選人,基層官吏,調配到東南亞,中南半島,為官為吏”
“得多替他們考慮一些,自身的切實利益,家眷問題,待遇問題”
“例如那些有家眷的,正妻嫡長子,肯定是不能帶走的,得留在中原”
“但是,他們的美妾小妻,就沒問題了,可隨他們同去,照料起居,撫慰孤獨的心靈”
“在待遇上,也可以多加幾成俸祿,多給一些福利待遇,探親假”
“千裡為官,也隻為財嘛”
“朕相信,隻要待遇給到位,他們還是會多多考慮”
“畢竟,苦讀聖賢書,寒窗十幾年,並不是每個人官吏,都是家財萬貫,衣食無憂”
“這方麵,可以跟戶部對接一下,商量妥當,拿出一個切實可用的方案”
“曆年的官員考核”
“這方麵,也可以適時的,向他們傾斜一些資源,優先提拔任用,也算是一種加分項”
是的,如今的缺官吏局麵,可能也不是缺人的問題。
更大的可能,是很多官吏,基層的小官員,對任職東南亞外海,有不少的顧忌。
畢竟,在這個時代,那些鬼地方,都是蠻荒野地野人,未開化的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