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華山,朱皇帝的乾清宮,西暖閣內,寂靜如斯。
就在剛才,文武群臣,一番激烈爭吵,瞬間被朱皇帝的兩聲咳嗽,給壓製住了,鴉雀無聲啊。
“咚咚咚”
“吾皇萬歲”
“陛下贖罪”
“老臣該死,老臣有失體麵”
“陛下贖罪”
“末將該死,末將衝撞了”
“老臣該死,老臣失態了”
、、、
大殿中央,沒的話說了,被老謀深算的朱皇帝,逮了個正著。
一個個重臣大將,反應過來後,全部閉嘴,磕頭如搗蒜,大聲喊著萬歲,贖罪啥的。
但是,這幫人都是老狐狸,隻說該死失態了,並沒有一個是認錯的。
就是這樣的,文武群臣兩派,都認為自己沒錯,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,為了大明王朝的利益。
武夫們要打仗,要戰功,東南亞小國,一大群廢物,正是砍頭拿戰功的大好時機啊。
文臣們,則是認為,大明的頭號敵人,是滿清韃子,東南亞小國,都是邊患,得徐徐圖之。
更何況,武夫當國,武夫當政,更是文臣的天敵啊,吃儘了那個苦頭。
“嗬嗬”
“好了”
“都滾回去吧,站好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倒是沒有追究的意思,嗬嗬一笑,隨意擺了擺手,以示他們起來站好。
是的,這本來就不是大事情,立場不一樣而已。
更何況,這種文武對立,本就是朱皇帝一手造成的,平衡朝局的工具。
再有一點,這才哪到哪啊,坐了這個皇帝寶座,將來這種事情,以後隻會越來越多。
這要是看不慣,要大發雷霆的話,估計會寢食難安,短壽十幾年。
“占城國王室”
“昆明府,人多眼雜,影響確實不好”
“暫時彆回這裡了,遷到四川去吧,那裡比較安逸”
“給他們蓋一座藩王府,大一點,普通一點的就行了,將就著住”
“他們的族人,再配一些耕地,得學會豐衣足食,但不能四處流動”
“違者,斬立決,絕不姑息”
“對了,那些公主貴女嫡女,先留著,都登記造冊,說不定啊,將來有大用”
“至於東南亞”
“暫時就這樣吧,待將來,時機成熟再說”
剛才的一番爭論吵架,就這麼悄無聲息,被豪橫霸氣的朱皇帝,三言兩語的,給打發掉了。
沒錯,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,他們都是派係爭鬥,為了爭吵而爭吵。
像這個占城國王室,全部乾掉,確實是有點不妥,容易落人口實,以訛傳訛,徒增大明的煩惱。
反正,也就是這麼點人,隨便找個地方,就能安置的,花不了幾個錢財。
至於那些族人,王公貴族,在朱皇帝眼裡,也都是普通人了,全部自給自足吧。
當然了,那些適婚的公主世家女,肯定要留著,這可是聯姻,賞賜的好工具啊。
“程尚書”
“你可有要事?”
看下麵的群臣,沒人反對了,朱皇帝也就不管了,把目光看向程炮筒,開口問話了。
沒錯的,剛才討論了那麼多,就禮部沒說話了。
朱皇帝也知道,程源肯定有話說的,隻是被老武夫龍世榮插嘴了,搞出了內朝大辯論爭吵。
“咳咳”
剛剛點起戰火的程炮筒,也沒有一絲的內疚愧疚,聽到點名後,輕咳兩聲,緩緩的站出來。
沒錯的,剛才的罵戰,就是他第一個站出來,狂噴那個老武夫龍世榮。
太不懂事了,亂提議,瞎胡鬨,推波助瀾,差點陷大明於不義之地,成為列國的仇恨對象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老臣有個要事,想請示一下”
“緬甸國,阿拉乾,舊港府,還有現在的占城府”
“如今,都是大明的疆土,國土,全部納入大明的統治”
“現在,將來,都會麵臨著,一個重要的問題”
“那就漢化,教化百姓,同化異族,讓他們成為真正的華夏漢人”
“唯有做到了這一點,這些新國土,才能做到真正的長治久安,固有國土,傳承萬年”
沒錯,今天來皇宮找朱皇帝,禮部的提議,就是漢化教化問題。
可惜,中間的議題太多,又插入幾個亂七八糟的罵戰,才拖到現在,禮部才有機會開口。
是的,禮儀教化問題,就是禮部的職責,本職工作啊。
中華五千年,經曆了無數的朝代,曆史悠遠啊。
從一個小小的地盤,發展到現在的大江兩岸,疆土幾萬裡,丁口幾萬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