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說,鄒簡臣不打算說很多,隨口帶一帶就行了。
“最後一路”
“就是老臣,帶著丁義將軍,許世勳將軍,夏國相將軍,高應風將軍,國複興將軍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這一路,是從貴陽城出發,直接北上,先拔掉水西的四大老巢之一,黔西城”
“此戰,斬殺了安賊的嫡長子安乾,大將龍兆吉,還有其他基層將校”
“隨後,兩路分兵”
“其中一路,是丁義將軍為主將,許世勳將軍為副,還有一半的二炮司,南下織金城”
“另外一路,是老臣自己,帶著剩餘的兵將,圍攻西北方向的大方城”
“半個月過後”
“水西的圍剿戰,正式形成了一個大包圍”
“大方城方向”
“老臣的軍隊,彙合了從永寧下來的,陳貴榮將軍,吳國安將軍,圍死了大方城”
“織金城方向”
“丁義將軍,許世勳將軍,彙合了從六枝趕過去的那嵩將軍,也圍死了織金城”
“同時,西北方向的王總兵,繼續留在六盤水,守住後路,盯緊納雍城,謹防老賊安如鼎逃脫”
沒錯,耗時了一個多月的土司圍剿戰,打到這裡的時候,算是正式圍住了水西土司。
沒辦法,水西土司,可不是小蝦米,蝦兵蟹將。
奢安之亂,發生在天啟二年,一直持續到崇禎二年,整整耗時九年啊。
整個戰役,耗費無數的錢糧,波及了川黔雲桂四省,死傷上百萬軍民。
四川巡撫,貴州巡撫,貴陽總兵,總理大將,全部戰死在這個叛亂之中,殘破的明朝,元氣大傷啊。
所以說,朱皇帝調集四萬大明正規軍,還有幾萬土司丁壯和民夫,就是為了一戰滅了水西。
戰術很簡單,也很實用,突然發兵,從四個方向,同時發兵,剪處水西的外圍,最後再圍殺老巢。
“嗬嗬”
“安如鼎,這個逆賊老賊頭”
“這個時候,沒有什麼動作?”
“還是繼續蹲著,等死等收屍?”
聽到這裡的時候,上麵的朱皇帝,終於不再癱著臉了,嗬嗬一笑,反問了幾句。
是啊,水西土司,世襲幾百上千年,桀驁不馴,滑不溜秋,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。
這時候,隻要是明眼人,都能看出來了,大明王朝,是搞了一個大包圍圈,徹底滅殺水西的節奏。
“陛下聖明”
“陛下說的對”
終於看到朱皇帝有反應了,老辣的鄒簡臣,立馬躬身,老老實實的回答,恭維了兩句。
那個安如鼎,他的首級,如今就在大殿內,朱皇帝都這麼不客氣,可見對水西的怨恨,到底有多深啊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那時候的安如鼎,已經是走投無路了”
“圍剿戰,打到那個關口,本朝在黔西的兵力,早就超過了水西”
“四麵合圍下來,安氏的老巢納雍,兵力分散的情況下,根本沒得反擊”
“更何況,本朝不收降,不納降”
“在納雍的安老賊,就是案板上的豬肉,隻能玩命加固納雍的防守,做最後的垂死掙紮”
是的,四麵合圍的明軍,兵力上,已經不下於水西土司了。
大方城,織金城,兩個方向,明軍彙合各路後,都是超過1.5萬大軍,甚至是兩萬左右。
而城內的水西土司,都是七八千人,老巢納雍,安如鼎也就是1.5萬左右。
所以說,到了這個份上,水西土司,就是案板上的肉,火力犀利的明軍,可隨意宰殺了。
“去年年底的時候”
“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,本朝的軍隊,開始破城了”
“織金城方向”
“丁義將軍為主將,坐鎮大營,負責監視周邊,統籌各個攻城方向”
“元字營那嵩將軍,許世勳將軍,為兩路總攻主將”
“二炮司的火炮,抬槍手,負責火力掩護,轟破城牆”
“兩天過後,織金城的南城牆坍塌了,許世勳將軍,率先殺入城內,開始清剿殘敵”
“按照事前的暗中約定”
“主將丁將軍,有意放走安賊的次子安世顯,大將阿武法沙,讓他們帶著一千多殘兵,逃亡納雍城”
“大方城方向”
“也就是老臣統領的大軍,兵力更多,破城也就水到渠成了”
“陳貴榮將軍,吳國安將軍,為攻城主力,二炮司破城後,他們進城圍剿殘敵”
“守城的安氏大將,安武和叉嘎那,還有土司的將校,全部授首,首級就在大殿內”
、、、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