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錯,這才是真正的好處,朝廷派出大軍,圍剿平定川滇黔土司,就是為了丁口和耕地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明末清初,戰亂幾十年,有大量的丁口,為了躲避戰亂,紛紛逃入山區,變成了土司的附庸。
就像那個四川,如今人口這麼少,不可能都是死絕了。
畢竟,人是最高級的動物,並不是豬狗牲口,知曉危險的情況下,很多人會跑的,變成藏匿丁口。
“嗬嗬”
“老滑頭”
上麵的朱皇帝,背靠龍椅,眯著眼,俯視著老尚書龔彝,嗬嗬一笑,喃喃之語。
有點無語啊,這個老家夥,是好了傷疤,忘了疼痛啊。
現在是一副闊佬的樣子,好似一點都不在意,這點錢糧繳獲,那是忘記了曾經的窘迫啊。
當初,在永昌的時候,岷王朱雍槺,榮登大明監國。
第一個出手的,就是龔彝和扶綱,把龔彝打發到各州府縣,去給朝廷籌措糧餉,跟要飯子似的。
這才過了多長時間啊,就變的口氣那麼大,幾百萬的繳獲,一點都看不上眼。
當然了,也可能是擔心,豪爽的朱皇帝,會把這些為數不多的繳獲,全部分出去。
“咳咳”
思緒了一會,朱皇帝輕咳兩聲,清了清嗓門。
把目光看向後麵,幾個曾經的土司頭子,發現有些人,還是露出一些期望的表情。
於是,他也就不再磨蹭了,金口一開,點頭說道:
“諸位愛卿”
“開戰之前,朕就說過”
“此戰的金銀繳獲,會分下去的”
“嗬嗬”
“放心吧,朕是大明天子,不會食言而肥的”
說完後,還擺了擺手,示意自己不會吞了銀子,更不會言而無信。
沒錯的,出來混,講究的就是誠實守信,即便是天子,那也不能蒙騙臣子,那是要遭報應的。
沒看到嘛,後麵的幾個土司頭子,眼巴巴的,就等著分錢呢。
“這樣吧”
“幾萬兩黃金,珠寶玉器,米糧和兵械,綢緞布匹等物資”
“這些東西,肯定都是朝廷的繳獲,得留在戶部和工部,是朝廷的辛苦費”
“白銀410萬兩”
“這一部分呢,也要考慮朝廷的難處”
“戶部的錢糧開支,各州府縣的民夫丁壯和衙役,軍隊的傷殘撫恤,這些都要考慮進去的”
是的,這是朱皇帝事前說好的,米糧物資繳獲,肯定都是朝廷戶部的。
在川滇黔這個鬼地方,物資奇缺啊,尤其是米糧,耕地少,產量低,這些才是值錢貨。
同樣,繳獲的白銀,也不可能直接平分的,得扣去朝廷的支出,軍隊的撫恤等等。
按照後世的說法,這些都是成本,前期的投入,後期收益得扣去成本,才能算是真正的利潤。
“當然了”
“你們這些大將,也有不少土司族人,參與朝廷的圍剿征伐,也要算進去”
“石屏龍家,元江那氏,烏蒙祿氏,寧州祿氏,石柱萬氏,忠州秦氏,茶山早氏,潞江線氏,鶴慶董氏,孟定罕氏”
“黔國公,是這十家吧?”
“諸位將軍,除了這十家,還有彆的嗎?”
說到這裡,精於算計的朱皇帝,看了看沐天波,還有後麵幾個土司頭子,再次確認一下。
沒錯的,就是這麼實在,在朝堂上,公開征集這幫土司的意見。
出來混的,講究的誠實守信,言而有信,該分給他們的,肯定要給的。
但是,不該給的,朱皇帝也不會太大方,開玩笑,大明有30多萬軍隊呢,嗷嗷待哺。
“呃、、”
為首的沐天波,寺卿龍世榮,知府那崇,祿昌賢和祿益,四個曾經的土司首腦。
聽完朱皇帝的質問後,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,驚詫的說不出話來。
半響後,反應過來的眾人,才忙不迭地的,往地上一撲,跪地高呼:
“陛下聖明”
“皇恩浩蕩”
“陛下說的對”
“吾皇萬歲,大明萬年”
、、、
聞所未聞啊,上麵的朱皇帝,確實是行為詭異啊,驚詫了這幫人。
沒錯的,一個堂堂大明皇帝,竟然如此市儈,在朝堂上,麵不改色,心不跳,開始算賬分贓。
尤其是沐天波,這家夥,瞬間就想起了萬曆皇帝,那個死要錢的大明後宮皇帝。
但是,他們也沒辦法啊,上麵的朱皇帝,如此專橫霸氣狠辣,肯定是說多少,就是多少咯。
難不成,他們這些曾經的土司頭子,活膩了,還能站起來,跟朱皇帝討價還價啊。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