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北部,保寧府閬中縣),破舊的府衙大堂內。
“哈哈、、”
“咳咳、、”
、、、
主位上的文總督,看到堂下跪著的一眾武將,心滿意足,神清氣爽,哈哈朗朗大笑啊。
緊接著,又是一陣急促的咳嗽聲,臉上的老樹皮,憋的通紅潮紅。
沒錯的,這就是去年重病的後遺症,咳嗽太頻繁了,肺部跟拉風箱似的。
“好好好”
“德安侯,劉總兵,朱總兵”
“老夫沒看錯,你們都是大明的猛將忠臣啊”
平複了一會,誌得意滿的文總督,眼中儘是豪橫之色,儘顯總督風範。
沒錯的,朱皇帝整編川東軍閥的時候,留了聖旨給文安之,恩賜了生殺大權啊。
所以說,下麵的三個戰將,要是不聽從號令。
有了朱皇帝做後盾的文安之,肯定會拿下他們,也敢拿下他們,甚至是剁了他們的狗頭,狄三品也不能例外。
沒看到嘛,案桌上的老參茶,就是朱皇帝賞賜的。
可以說,整個大明王朝,沒幾個人,能得到這種,潑天的恩賜和殊榮。
“不過啊”
“你們放心吧”
“老夫要是沒猜錯的話”
“米倉山,米倉關,七盤關,朝天關,應該沒有清狗子了”
“李國英不是傻子,不會浪費軍力,耗費在這裡,做無謂的傷亡”
老辣的文總督,哄完幾句,又安慰了幾句,以免下麵的戰將,胡思亂想啊。
頭發須白的他,活了六十多年,從政經驗,太豐富了啊。
下麵的這些武夫,是真正的軍頭啊,即便是朱皇帝下令,改編安插了不少人。
但,他們的本質,還是軍頭武夫,容易炸毛的。
沒看到嘛,去年的朱由榔皇帝,都被滿清韃子,趕到了國境線上,他們也不會搭理。
所以說,威懾過後,文安之就會安慰他們了,不是讓他們去送死的。
沒錯的,四川的清軍,之所以撤退,還是後勤補給跟不上,否則跑什麼啊。
如果,李國英再傻乎乎的,把兵馬留在川北境內,幾個要塞關城,也於事無補,徒增傷亡而已。
半響後,暗爽了一把,文總督才把目光,看向地上的眾將,點了點頭,臉色鄭重的說道:
“這樣吧”
“德安侯,劉總兵留下”
“朱總兵,你辛苦一下”
“帶上本部兵馬,連夜出發,去增援巴中南江的陳將軍”
“一路上,多派出一些探哨,也要及時回報進展”
“一旦遇到了伏兵,不要急,不可浪戰,要把消息傳回來”
“本總督,會派出大將,前去接應你部”
、、、
沒錯的,老辣穩重的文安之,早有定計了啊。
一個米倉道,一個金牛道,每個方向,派出四五千人,追擊逃跑的清軍,就足夠了。
大後方的保寧府,閬中縣,就是明軍的大本營了,至少得留1.5萬大軍,策應兩個方向。
再有一點,德安侯狄三品,朱皇帝也比較信重,是成都方麵的主將。
老辣的文安之,也不想過於得罪,需要留上一些臉麵,以後好相見啊。
如今,大明王朝,拿下了保寧府,收複了整個四川盆地,能守住戰果,就已經差不多了。
當務之急,是搶占大巴山的關城要塞,堵死漢中的清軍,再次南下的通道。
沒錯的,他已經猜出來了,朱皇帝根本沒心思,從四川發兵,打通漢中通道,進逼關中。
道理很簡單,整個川北,大明的精銳軍隊,也就是兩三萬人,還想打關中,那是做夢呢。
“咳咳”
一刻鐘後,待眾將散去,幾個四川的文臣武將首腦,又很快聚集在府衙後堂。
川楚總督文安之,四川巡撫蔣尚鷹,吏部左侍郎方獻廷,德安侯狄三品,總督參軍郭都賢。
四方桌子上,穩重老辣的文總督,慢慢的站起身,輕咳兩聲,端起小茶杯,對著其他三人,開口說道:
“來來來”
“蔣巡撫,方侍郎,德安侯”
“喝口茶,解解乏”
“老夫跟你們說啊”
“這可是陛下禦賜的老參茶,可帶勁了”
“喝上幾口,文某這個老頭子,那都是精神抖擻,生機勃勃啊”
說完以後,穩重的文總督,還不忘向著雲南方向,躬身行禮,以示對朱皇帝的敬重。
沒錯的,這就是官場,跑到了哪裡,都不忘顯擺一下,即便是老頭子文安之。
古人都說過了,官場如戰場,一點都不假啊。
在場的三個大佬,可以說,是整個四川,最大的領頭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