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華山,乾清宮,西暖閣,氣氛很是凝重。
“咚咚咚、、”
大殿中央,又一個鐵頭鋼娃,禮部右侍郎劉高宜,磕頭如搗蒜,玩命不停地磕頭。
半晌後,磕的差不多了,一心請辭的他,才抬起頭,對著上麵的朱皇帝,目光坦誠的說道:
“皇恩浩蕩”
“陛下聖裁”
“此次夔東,荊州事變”
“禮部上下,監管不嚴,審核不到位,罪責難逃”
“微臣履任以來,才不堪任,功績平平,有負聖恩”
“微臣德不配位,力不及行,智不匹謀,有負陛下栽培”
“微臣,誠惶誠恐,羞愧難當,於心難安,決意請辭,望陛下恩準”
“咚咚咚、、、”
說完後,這個鐵頭娃,就不再言語了,低下頭,繼續磕頭不止。
沒錯的,今天的他,是王八吃鐵坨,鐵了心,要請辭不乾了。
當然了,請辭的說詞裡麵,狠心的劉高宜,也不會便宜禮部的兩個巨頭,程大炮和扶綱。
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,監管不嚴,審核不到位啊,責任很大啊。
沒看到嘛,他劉高宜都看不下去了,羞愧難當,無顏再乾下去了。
沒錯,被那兩個老狐狸,壓了一年的他,就是要將他們的軍,讓他們難堪,跪立不安。
當然了,劉高宜遭遇打壓,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。
一直以來,做了那麼久的禮部右侍郎,他的壓力也很大啊,能力有所欠缺。
沒錯的,以前在貴州的時候,他隻是一個布政使司的經曆,從六品的小官員而已。
朱皇帝做了監國以後,驟然提拔到中央六部,做了正三品的右侍郎,壓力不是一般的大。
更何況,現在的朝廷,人才越來越多,競爭可想而知了,內卷太嚴重了,確實是玩不過那些老狐狸啊。
“哎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麵無表情,點了點頭,又是一聲無奈的歎息啊。
再環顧整個大殿,左右兩側的群臣武將,一個個低頭慫腰,都是擔心被牽連啊。
最害怕的人,就是跪在中央的兩個老狐狸,程大炮和扶綱,又開始磕頭了,恨不得埋在地底下。
不過,當朱皇帝的目光,放在最後麵的時候,看到兩個江南人,心中就真的有數了。
“嗯”
半晌後,淡定自若的朱皇帝,點了點頭,又搖了搖頭,擺了擺手,對著禮部的三巨頭說道:
“朕知道了”
“起來吧”
“還有,程尚書,龔侍郎”
“你們也不要磕頭了,都起來吧,朕不想明天換地板磚”
沒錯的,都是千年的狐狸,萬年的妖精,誰不知道誰啊。
是的,到了這個份上,再磕下去,就已經沒有意義了。
夔東,荊州事變,都已經發生,甚至荊州那邊的戰事,又進入了新的對峙對抗階段。
沒錯的,三個賊將叛變了,衝進了荊州府,大殺四方,大砍特砍。
但是,精明能乾的李來亨,緊隨他們身後,荊州城並沒有丟失,穩得很啊。
所以說,朱皇帝納了李采薇,這就是最大的好處,關鍵的時候,李來亨敢作敢為,能頂得上去。
同樣,自身就有錯的朱皇帝,再追究下去,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於事無補。
更重要的事情,是站在最後麵的,兩個江南人,盧若騰和冒辟疆,他們入朝了。
這也就能解釋,今天文臣的反常異常,都是低頭慫腰,不敢輕易冒頭了。
尤其是程大炮和扶綱,硬著頭皮,梗著脖子,就是磕頭磕死了,也不會認錯的原因。
沒看到嘛,後麵的兩個江南人,是來搶位置的啊,太明顯不過了。
身為大西南扛把子的他們,肯定要死守陣地的,誰來了,也不會讓的,玩命搏殺啊。
但是,狠辣霸道的朱皇帝,怎麼會讓他們如願呢,肯定也想好了對策。
劉高宜乾不下去要走,是沒關係的,朱皇帝不會強人所難。
但是,這並不代表,朱皇帝無人可用啊,後麵就排著隊呢。
更何況,江南人入朝了,後麵就有一大堆,更多的江南人,排著老長的人才隊伍啊。
“咳咳”
打發了禮部三巨頭,沉下心來的朱皇帝,輕咳兩聲,重重的點了點頭。
同時,左右看了看,目光凜冽,環顧群臣,似乎在做什麼重大的決定。
當然了,殿下的大臣們,沒一個敢對視朱皇帝的眼神,紛紛低頭避讓,害怕再逮出來問罪問責。
是啊,有點驚悚啊,都有人頂不住壓力,要辭職不乾了啊,壓力可想而知。
“鄒尚書”
“昆明有多少兵馬?是可調用的兵馬”
沒錯,看了一圈的朱皇帝,最後的目光,還是停留在兵部上麵。
是的,下定決心的朱皇帝,不想再囉嗦了,直接開片吧。
他媽的,這個世道就是如此,刀把子最重要,沒有什麼東西,比砍頭剁首,更能有說服力了。
說一千,道一萬,還是要看實力的,對付那些軍閥軍頭,亂臣賊子,還是砍光了才能安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