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同時,他也不在韃子京城”
“而是,在大江南,蘇州的滿城”
“是蘇州駐防營的主將,手底下有5千兵馬”
“再加上將士的家屬,工匠,家奴,雜役,總計有3萬多人”
“嘿嘿、、、”
說完後,霸道霸氣的朱皇帝,目光開始變的冷冽了,嘿嘿直笑,死死盯著這個老匹夫,看他如何接招。
沒錯的,入關以前,入關以後,去年,今年,天下的形勢,都是變化萬端,波譎雲詭啊。
入關之前,祖氏實力非常不錯的,入關以後,滿清國力強勢,嫡係精銳,忌憚祖氏,也不想重用祖氏。
但是,現在不一樣了,滿清喪失了十幾萬精銳,嫡係八旗,又是青黃不接,中看不中用。
迫不得已,滿清韃子,從去年敗仗過後,就開始擴兵增兵了。
首選的對象,就是那些棄用的遼東軍閥,關外的漢人奴才,最早投靠滿清的那一批。
明末遼東軍閥,勢力最大的就是吳三桂,遼東祖氏,其他的都不大行了。
這個祖氏,看上去沒落了,但底蘊十足啊。
巨頭軍閥祖大壽,弟弟兩個,親兒子七個,義子一大堆,舊部舊將那就更多了。
“啊、、”
“咚咚咚、、”
老匹夫吳三風,驚呼驚詫,目瞪口呆,呆若木雞。
半響後,才反應過來,磕頭如搗蒜,瞪著牛眼子,藏著眼眸裡的狡詐,口中高呼:
“陛下洪福齊天”
“祖永烈,這小子,竟然到了江南?”
“對的,當年,他就跟著祖可法,駐守在湖廣,熟悉大南方”
“陛下”
“這可是好事啊,天大的好事”
“末將回去之後,今晚就寫信,聯絡這個祖永烈”
“末將可以保證,這個祖永烈,肯定是心懷故國,心中還有大明朝廷”
確實是好事啊,祖永烈下江南了,證明祖家又興旺了唄。
難怪啊,朱皇帝要留下他,這是江南人入朝了,朝廷知道江南的情況,想搞聯絡策反啊。
這個肯定是沒問題,聯絡而已嘛,畢竟吳氏分家了,又不是斷了血脈。
當然了,能不能說服祖永烈,老狐狸根本不給保證,也不想給保證,喊口號而已。
開玩笑,現在明清雙方,處在戰略僵持階段,滿清還占儘優勢的。
否則的話,當初吳氏就不會南下了,直接在漢中,高舉義旗,叛清投明多劃算啊。
“嗬嗬”
看著勤快磕頭的老匹夫,朱皇帝搖了搖頭,內心毫無波瀾,嗬嗬一笑。
心中暗忖,這個老匹夫,馬上回去寫信,忽悠鬼的玩意,這是在打馬虎眼啊。
“吳老將軍”
“朕就跟你明說了吧”
“今晚,盧尚書,冒侍郎入朝了”
“後續,還有一個顧炎武,很快也會入朝”
“其中的意味,你應該能想的出來”
“朕雖年輕,弱冠之年,但更喜歡謀定而後動,從不打無準備的仗”
是的,今晚的禦前會議,應該會慢慢的擴散出去。
到時候,江南人入朝的大事件,很快就會傳出去,甚至是傳到滿清的耳朵裡。
不出意外的話,很多老辣有遠見的人,都會猜出來,大明王朝,可能要東征北伐了。
但是,具體的戰略,怎麼出兵,出兵多少,什麼時候出兵,這些永遠都是機密。
畢竟,朱皇帝自己,兵部的幾個謀士,自己都沒有定論,在等待時機而已。
同樣,朱皇帝也相信,滿清應該也能猜到,大明可能要東征了,否則調集重兵南下,又不是閒得慌。
“今晚”
“朕把你留下來”
“就是打算給你們遼東吳氏,祖氏,一個機會啊”
“將來,大明的軍隊,一旦出現在大江南,那就沒得選了”
“那些個軍頭軍閥,舉棋不定,首鼠兩端,風吹兩邊倒,是沒有好下場的”
“你呢,還有那個吳應麒,甚至是朕的吳愛妃”
“時間一長,也不是什麼機密大事,畢竟,昆明就有滿清的血滴子”
“何去何從,吳老將軍,切莫自誤啊”
說著說著,霸道專橫的朱皇帝,又開始撫摸自己的大砍刀了。
沒錯的,下麵的吳三風,是個老武夫出身,那朱皇帝就用武夫的方式,跟他聊天談事情。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