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華山,乾清宮,西暖閣。
“咚咚咚”
跪在大殿中央,老武夫吳三風,磕頭如搗蒜,目光炯炯有神,對著龍座方向,敞開破嗓子,玩命嘶吼著:
“皇恩浩蕩,吾皇聖明”
“末將吳三風,感激涕零,無以為報”
“唯有死心塌地,效死效命陛下,誓死效忠大明”
“此次南下,去江南”
“末將這把老骨頭,要是說服不了祖永烈”
“末將就不回來了,願以死謝罪,提頭來見”
、、、
吼完以後,繼續磕頭蹦蹦響,以示內心裡的坦誠和敬畏,感恩之心。
沒錯的,他是知足了,滿足了,心滿意足了。
隻要上麵的朱皇帝,給爵位,給一個營的編製,他肯定有把握說服祖永烈的。
隻是,他怎麼也想不到,朱皇帝如此狡詐,竟然增設了子爵,效仿滿清韃子,太讓人無語了。
不過,也算是不錯吧,如果能拿到更多的戰功,說不定就是伯爵和侯爵了。
倘若,祖永烈真的投誠大明了。
到時候,西南吳氏,在大明王朝,軍中的勢力,必將大大的增強,好處一大堆啊。
更何況,老匹夫吳三風,也是十分認同大明王朝的勢力,即便是底蘊差一點。
否則的話,去年的時候,他也不會帶著吳應麒,一大堆兵將,南下昆明,投誠大明王朝。
說實在,如果是僅僅為了一個吳阿珂,不至於讓吳氏分家,更不會南下的。
尤其是長江以南,大明王朝的優勢,太明顯了,東征優勢不小的。
就像今天晚上的禦前會議,整個朝廷的人,怎麼也猜不到,朱皇帝竟然暗地裡,偷偷搞定江浙義軍。
這就是很明顯的信號了,朱皇帝惦記東征,時間應該不遠了。
所以說,老匹夫吳三風,也是內心焦急,想從東征裡麵,分一杯羹,擴大吳氏的勢力。
為此,一把年紀的他,主動請纓,要去大江南,親自說服祖永烈。
“嗯”
“好好好”
“好樣的,朕心甚蔚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目光平淡,皮笑肉不笑,點了點頭,誇讚了幾句。
誇完以後,再擺了擺手,口中說道:
“起來吧”
“先下去,朕這裡還有要事”
沒錯的,天色很晚了啊,應該到了子時。
沒辦法,朱皇帝要趕人,隔壁還有一堆大臣呢,等著繼續開會研討。
所以說,為了東征北伐,為了這個大明王朝,華夏國祚,朱皇帝也算是拚命了。
一個禦前會議,從亥時,一直開到子時,三個多小時啊,非常消耗體力腦力啊,畢竟都是老狐狸。
但是,沒辦法的,東征北伐,不單單是打仗問題。
江南的清軍,精銳就有十幾萬,再加上亂七八糟的綠營,丁壯,豪強,兵力非常可怕的。
這要是一個個打過去,圍攻圍城,得死多少人啊,更何況,還沒有後勤支援啊。
所以說,底蘊不足的他,隻能是各種政治交易和妥協了,先拿下大江南再說。
爵位這玩意,公侯伯不夠,又舍不得,那就增設子爵吧,效仿滿清,不丟人的。
反正,這玩意,待天下統一以後,再慢慢繼續處理,還來得及。
但是,有一點,朱皇帝沒有再妥協了,就是軍隊問題,尤其是出了夔東的事情。
一句話,所有的軍隊,都必須該接受改編,一個都不能例外,隻要改編了,那些老軍閥,就會有顧忌的。
“咕嚕、、”
“嗯”
“不錯,還是老參茶好啊”
“口齒留香,潤心潤肺,精力充沛”
半刻鐘後,吳三風離開了,隔壁的老頭子們,也再次聚集起來了,分列左右。
龍座上的朱皇帝,端起大茶缸,狠狠的灌了幾大口,身心舒坦,滿意的嘀咕了幾句。
是啊,這個禦前會議,腦袋最大的他,肯定也是最累的那一個,要對付所有的老狐狸啊。
但是,沒辦法的,要想在亂世裡,坐穩做好這個皇帝,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,人心不古啊。
“怎麼樣”
“諸位愛卿”
“舊港侯的奏章,都看了吧”
“來來來,都說一說看,有什麼看法”
品了一會參茶,回過神來的朱皇帝,癱坐在龍座上,大手一揮,直接問這幫老狐狸的看法。
沒錯,這就是今天晚上,最後的一個議題,舊港侯張蒼水的殺手鐧。
朱皇帝相信,張蒼水的奏章,就是東征北伐的定心丸,也是籌備的核心要素。
“咚咚咚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