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華山,乾清宮,西暖閣。
大殿中央,兵部尚書鄒簡臣,戶部尚書龔彝,新任工部尚書盧若騰,工部左侍郎王文簡。
四個老杆子,又是一臉的無奈無語,唯有低頭高呼:
“陛下聖明”
“陛下說的是”
“臣等遵旨”
“老臣會辦好”
、、、
沒辦法,麵對越來越專橫霸道的朱皇帝,他們確實是無可奈何,唯有躬身領命,俯首甘為老黃牛。
一句話,很快就要發動東征了,要麼是年中,最遲不能超過7月,就得準備好所有的事情。
兵馬整編,兵械裝備,後勤糧草,丁壯民夫等等,都要安排到指定的位置。
這可不是小事情,如果加上湖廣,四川已有的兵力,肯定是30萬以上的軍民規模。
不說彆的,半年的糧餉,肯定要調配到位,那也是一個天量數字,且還要注意保密措施。
“至於戰略方麵”
“鄒尚書,龔侍郎,金侍郎”
“你們三個,再好好推演一番,儘量仔細點”
“湖廣,四川,你們都是再熟悉不過了”
“現在,又有江南那邊的資料,肯定要好好調整一番”
“那些是可動用兵力,幾路大軍出動,兵將如何搭配,後勤路線,都要好好籌謀規劃”
“如果,有什麼不清楚的,可以谘詢盧尚書,冒侍郎,他們都是江南人,熟悉的很”
是的,現在啥都有了,兵部幾個老謀士,就該好好努力了。
朝廷東征的方向,基本上定下來了,主力陸路走湖廣,水路走外海,直擊大江南。
但是,具體的兵力調配,每一個戰略方向,又該如何分兵合進,統兵大將,後勤路線等等,都要重新規劃了。
朱皇帝知道,這些工作量不小的,且經手的人,又不能太多,工作量就更大了。
沒辦法的,大明王朝,國運不錯,但底蘊實力,還是比滿清弱小不少,得精打細算啊。
“最後一點”
“今晚商議的事情,嚴禁外傳,一個字都不得傳出去”
“所有的戰略資料,會議紀要,要有專人看管,不得離開人的視線”
“丁仁,你也注意點”
“調集幾隊人馬,日夜值守巡邏,看護好六部衙門,尤其是兵部和戶部”
“你們啊,得小心點,像那個血滴子啊,那是幫地老鼠,搞滲透,小動作一大堆”
說到最後,朱皇帝才回過頭,對著自己的心腹,嘀咕了幾句,要加強保衛,尤其是兵部。
同時,朱皇帝也再三告誡,下麵的一眾老狐狸,也要小心防備,所有的資料,都不能離開人看守。
是的,每個年代都是這個鳥樣子,草台班子,都少不了漢奸,偷雞摸狗的人。
更何況,血滴子出現在昆明,也不是什麼秘密的事情,一旦放鬆了警惕,總會讓人找到漏洞的。
現在,已經是二月份了,朝廷重臣,應該有不少人知道,朝廷打算動兵了。
但是,具體的進攻方向,出兵多少,這些都是機密,肯定也猜不到的。
尤其,現在朝廷動兵,調配糧餉的地方,也是有不少的,湖廣,四川,占城府等等。
“咚咚咚”
大殿下麵的眾臣,旁邊的丁仁,一個個麵目嚴肅,二話不說,跪地磕頭,莊嚴無比的大聲回道:
“陛下聖明”
“老臣謹遵聖命”
“老臣謹記”
“末將馬上去安排”
、、、
沒錯的,朱皇帝的話,其實已經說的很重了。
要知道,朱皇帝的大砍刀,還在龍桌上呢,那是最直接的威懾。
君不密則失臣,臣不密則失身,絕不是開玩笑的,一旦泄露了,查出來就是抄家滅族的下場。
尤其是丁仁,這個家夥,有點害怕的。
上一次的大刺殺,血滴子的搏命衝殺,悍不畏死啊,差點衝進了30丈之內。
“對了”
“嗨,還有一事,朕都差點忘了”
龍桌上的朱皇帝,驟然挺起腰杆,摸了一下腦袋,嗨的一聲,差點忘了一個大事啊。
“兵部”
“戶部”
“你們把手頭上的事情,都要先放一放”
“江浙義軍,舊港侯的軍隊,殘兵敗將,困守孤島,危在旦夕啊”
“這樣吧”
“戶部先派人南下,直接從廣州的府庫,調集錢糧兵械,馬上北上,支援舟山的舊港侯”
“朕也會吩咐少府,皇家十三行,調集幾艘商船,偷偷押送上去”
“至於標準,調集的數量”
說到這裡,朱皇帝突然頓了一下,看了看盧若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