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皇帝要的是四川省,長治久安,看中裡麵的耕地良田,將來的錢糧賦稅,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殺殺殺。
沒錯的,滿清韃子,又不是傻子,哪裡有這麼簡單啊,他們也有一大堆智謀戰略家啊。
看到了沒,滿清韃子,就是不想在四川,被明軍活活耗死,才會一聲不吭,撤離四川這個天坑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倘若,將來的某一天,滿清真的再次南下了,肯定不是現在這種鬼樣子。
到時候,少則五萬,多則十萬的大軍,直接從漢中發兵,攻略大明的川北邊關。
“龔侍郎”
“金侍郎”
“該你們了”
半晌後,打發掉這些老武夫,朱皇帝才把目光,看向兵部這邊,兩個左右侍郎。
沒錯的,六部都說完了,兵部尚書也說完了,就剩下這兩個家夥,龔銘和金光。
是的,要說戰略眼光,不出意外的話,還是得看兵部三巨頭,智謀之士,又有帶兵打仗的經驗。
沒錯的,兵部的職責,自身就有一部分戰略思考,給皇帝出謀劃策,製定合理的戰略戰術。
“回稟陛下”
“老臣龔銘,支持好好經營四川”
被朱皇帝再次點名,左侍郎龔銘,當仁不讓,直接站出來,大聲發表自己的觀點。
沒錯的,這個家夥,也是等了半天,就等鄒簡臣說完,再站出來回答。
誰知道啊,被對麵的一群老武夫,直接搶先了,彼之娘之的殺胚玩意,氣死他了。
“龔尚書”
“鄒尚書”
“色雷侯”
“他們幾個同僚,都說了”
“四川是天府之國,山川地理優越,易守難攻”
“上千萬畝的良田,都是現成的,隨便複墾一下,唾手可得,無數的錢糧”
“如今,滿清韃子,占據了兩京七省半,錢糧丁口富足,兵多將廣”
“不說彆的,本朝人口兩千萬,韃子是五千萬,六千萬,這就是潑天的差距”
“無論現在,還是將來”
“本朝都應該,著手更多的戰略準備,籌備的錢糧和丁口,用於東征北伐”
、、、
是的,大家都說了,四川是好地方,天府之國。
有足夠的良田耕地,即便是荒蕪了,隨便複墾一下,那都是錢糧,收獲杠杠的。
沒錯的,耕地的開墾和複墾,那是兩回事,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,差距不是一般的小。
開墾耕地,很多時候,都要先砍樹,清理雜草,再翻土壘成梯田,還要修築灌溉設施。
複墾就不一樣了,梯田、田埂、機耕道和溝渠,全部都是現成的,清理一下就能耕種。
所以說,隻要有點常識的文臣,都知道其中的差距,錢糧收獲,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。
“沒錯”
“川北,漢中,關中的通道,道路崎嶇,全是羊腸小道,不利於大軍行軍”
“但是,即便是再多的困難,關城關隘,這條路,還是人走的,是能行得通的”
“將來的某一天,彆說是滿清韃子南下了”
“本朝的軍隊,說不定,也要借道川北小道,穿越大巴山,米倉山”
“進攻漢中,北伐關中平原,兵臨西安古城,進而威脅北京城”
“所以說,這個四川省,天府之國,本朝是必須好好經營的”
“隻要有了丁口耕地,才有足夠的糧餉,以備將來的北伐關中,而不是靠雲南調撥”
、、、
沒錯,經營四川,不單單是為了錢糧啊。
更不能,因為擔心滿清韃子南下,毀掉四川,而放棄經營四川的大好機遇。
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。
既然拿下了整個四川,這個天府之國,該浪還得浪,該怎麼做就怎麼做。
說不定,將來明軍北伐的時候,也要選擇川北這條路線,拳打漢中,馬踏關中。
到時候,這個四川,就是後勤基地了,需要的錢糧,也是天量的。
“至於,滿清韃子南下”
“老臣認為,他們沒那個膽子了”
“去年一年,就是最好的例子,本朝在四川的戰線,能拖死拖垮清狗子”
“四川軍隊的糧餉,靠雲南調撥,也算是千裡轉運了”
“但是,背靠一條長江水,可節省不少的損耗”
“滿清韃子,則是不一樣了,他們拖不起”
“大巴山,秦川三百裡,翻山越嶺,跋涉千裡,山高水長,路途艱辛,損耗不是一般的大”
“所以說,老臣的意見,還是搞好四川,經營天府之國”
“滿清韃子,要來就來吧,繼續打下去就是了,本朝占儘天時地利人和,看誰耗得過誰”
“一句話,該打還得打,不能畏首畏尾,瞻前顧後,左顧右盼、、”
、、、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