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南,昆明,五華山,乾清宮,西暖閣。
“嗯”
“因道侯,好好乾”
“拿出你本事來,移民也是大功一件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冷著臉,撇下程大炮,看著地上的尚可喜,勉勵激勵了幾句。
是的,一國之君,要懂的用人啊,知人善任。
天助兵的創始人尚可喜,嗜血殘暴,殺人如殺雞。
這種時候,就剛剛好,用的上,適合乾大移民,大乾特乾。
簡單實用,又高效快捷,是最合適的人選之一。
“鄒尚書”
“龔侍郎,金侍郎”
“你們繼續記下去、、”
打發了尚屠夫,程大炮,冷著臉的朱皇帝,轉過頭,對著兵部三巨頭,繼續開口吩咐:
“當督那邊”
“告訴當督郡王朱平樻,岐山侯王會將軍”
“西麵的一眾小國,一旦發生了戰爭,或是外敵入侵當督,山達,格禮,甘泥等城池”
“那這個戰爭,就是國戰了”
“那當督這個地方,就必須跟吉大港一樣,堅守城池,等待援兵”
“告訴他們,現在就開始,囤積糧草和兵械,火炮藥子,加固城牆”
“為預防不測,至少也要囤積半年以上的糧草,兵械”
“既然是國戰,就必須敢於亮劍,勇於殺敵”
“不允許出現潰兵,逃兵,慫包軟蛋,更不能丟失城池”
“兵馬打沒了,朕給他們增兵,補充兵力,死一個補一個”
“將軍死了,城池陷落了,朕就給他們封妻蔭子,子爵,伯爵,侯爵,不吝賞賜”
、、、
冷著臉的朱皇帝,莊嚴肅穆,目光嗜血,殺氣騰騰。
是的,阿拉乾的吉大港,緬甸西北部的當督甘泥城,將來是最危險的。
幾個月之後,朱皇帝就要東征北伐,這個時間點,朱皇帝肯定不能心慈手軟。
剛才,他就計算過來,阿拉乾和舊港府,都要抽調兵馬,用於外海北伐大江南。
於是乎,緬甸阿瓦城,就必須派兵南下,增援兵力空虛的阿拉乾。
不出意外的話,整個中南半島,大明的地盤,都會出現兵力緊張的局麵。
到時候,邊境堅城,一旦出現了潰兵,可能就是崩盤的局麵。
朱皇帝的主力,在萬裡之外,也隻能束手無策了。
所以說,朱皇帝一定要狠辣,用最嚴格的軍令,最優厚的賞賜,威懾邊境的將軍。
用皇帝的武夫威信,堆過的京觀景觀,去威懾邊境邊關的將軍,為國戰奮戰。
同時,也是告訴外敵,大明王朝,也不是那麼好打的。
要打的話,就得有死人的準備,被報複的準備。
戰爭,那幫癟三可以挑起來,但什麼時候停戰,就是大明說了算。
“對了”
“錦衣衛,丁仁”
正在下令的朱皇帝,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。
轉過頭,對著自己的親信大將,點頭叫了一句。
“末將,聽候差遣”
蹬蹬蹬,錦衣衛指揮使丁仁,聽到點名後,二話不說走過去,磕頭高呼,一氣嗬成。
“嗯”
龍座上的朱皇帝,很喜歡丁仁的警覺,指了指大殿中央,巨幅地圖,開口繼續吩咐:
“印度,莫臥兒”
“西北部地區,有一條大河”
“這條河,就叫恒河,其源頭就在德裡北部,高山雪域”
“整條河,途徑北方邦,比哈爾,孟加拉邦,最後到達本朝的吉大港外海”
“不出意外的話,這條恒河,就是莫臥兒王朝,將來出兵西征的路線”
“所以說,你們錦衣衛,要多派精銳過去”
“從吉大港,溯水而上,潛入德裡,埋伏下來,偵聽消息”
、、、
南亞,恒河流域
是的,從地圖上,就可以看出來,這個吉大港的戰略位置。
位置太好了啊,地處海邊,是中南半島,南亞地區的分界點。
曆史上,這個地方,就是戰爭爆發點,經常打仗亂戰。
孟加拉邦,阿拉乾,特裡普拉,經常爭搶的地方。
當然了,到了最後,這個好地方,還是被印度搶去了。
不過,好景不長,阿三又分裂了,獨立了一個孟加拉國。
沒辦法啊,太重要了,從這個地方,溯水而上,就能直接攻打德裡京都,寢食難安啊。
同樣,朱皇帝也是老武夫了,一眼就能看出來,這條恒河的戰略價值。
莫臥兒王朝,一旦開啟西征的話,肯定也是用這條恒河水道,出兵押送後勤。
“再有一點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