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南,蘇州滿城,拙政園,將軍府,偌大的會客廳。
“咦、、”
麵對祖永烈的陰沉黑臉,冷冽目光,突如其來的怒火。
老武夫吳三風,也嚇了一大跳,知道這個殺胚,肯定是誤會吳三桂了。
立馬臉色一正,盯著這個大侄子,態度嚴肅的,解釋說道:
“賢侄啊”
“你想什麼呢”
“咱老吳家,從軍兩代人,臨陣衝殺半輩子”
“啥時候,乾過出賣自家兄弟,出賣自家盟友的醃臢事?”
有一說一,這個帽子,可不能亂扣啊。
否則,一旦要是傳出去,以後的老吳家,就真的沒朋友了,人鬼勿近。
沒錯的,遼東軍閥,是騎牆派高手,賣隊友的行家。
但是,他們自己人,卻是不會這麼乾,每次跑路之前,都會事先通風告知。
就像當年的遼東,曆次大戰,跑的最快的人,就是遼東本地人。
其他的九邊援兵,人生地不熟,經常被出賣了,還得替遼東人數錢。
“實話告訴你吧”
“磨盤山之戰的前夕”
“整個山道,尤其是上山的通道,明軍都埋設了地雷和轟天雷”
“戰場的兩側,也挖好了塹壕,架好了大炮,火銃和弓弩手”
“大戰爆發時,最先引爆的,就是山道地雷和轟天雷”
“大戰一起”
“整個山道,亂成了一鍋粥,到處都是伏兵,炮子箭矢”
“更何況,山道崎嶇難行,最狹小的地方,僅容一人一騎”
“嗬嗬”
“不妨告訴你吧”
“埋伏在山道口,負責斷尾圍殺的兵馬,就是李晉王的百戰精兵”
“如此情景,上不去,又下不來,四麵皆是死敵,漫山遍野的”
“大侄子”
“來來來”
“你來告訴老夫”
“換著是你,又該如何增援,馳援友軍?”
“難不成,插上翅膀,全部飛過去嗎?”
“至於,你家大伯父,老夫的好兄弟”
“實話告訴你吧,他是主動請纓的,想戰功想瘋了啊”
“當時,平西王,也是為了照顧自家的兄弟,力排眾議,拒絕了吳氏兵將”
、、、
說罷,老武夫吳三風,也是頭顱高昂,斜著眼盯著啞口無言的祖永烈。
好似在質問他,你也是老行伍出身,在那種絕境的情況下,又該如何增援前軍。
至於那個祖澤潤,那就算了吧。
這個家夥,想戰功想瘋了,爭搶著要去前麵,想搶戰功人頭啊。
是的,這些磨盤山戰役的細節,也是夏國相告訴他的。
聽完以後,老辣的吳三風,也是傻眼的,驚悚恐懼啊。
天時地利人和,磨盤山就是絕地,誰衝上去了,都得飲恨當場。
“至於”
“你說的山腳下,還有卓布泰的中軍”
“嗬嗬”
“山上大戰一起,戰鼓擂擂,傻子都知道中伏了”
“統帥羅可鐸和卓布泰,比他媽的誰都急啊”
“那個多波羅橫,就是卓布泰的嫡長子,更是接班人”
“但是,急急急,急就他媽的有用嗎?”
“吾皇英明睿智,早就想好了”
“清軍上山之前,就派人去了上遊,準備船隻硫磺”
“大戰一起,就趁亂把潞江大橋,一把火全燒了”
“還有啊,這個潞江,又叫怒江,波濤洶湧,水流端急”
“韃子的大軍,即便是有通天之能,也隻能望山興歎,束手無策”
、、、
說完後,這個老狐狸,又是裝模作樣的。
一臉的赤誠,對著西南方向,拱了拱手,以示內心的敬仰之心。
沒錯的,聽完那個戰役,大明王朝的絕地反擊,朱皇帝的成名之戰。
隻要是個老武夫,懂得打仗的,除了佩服,五體投地,也就隻剩下驚恐了。
大橋一燒,上山通道一炸。
後麵的中軍,山腳下的後軍,都隻能望山興歎,看著自己的前鋒軍,被明賊屠殺,無能為力。
山頂上的清軍,那就更不用說了,亂成一鍋粥,四麵皆敵,甕中捉鱉,除了投降就是死。
“呃、、、”
聽完以後,老殺胚祖永烈,也徹底傻眼了,支支吾吾的,無言以對。
半晌後,驚恐驚爆過後,木然的他,才回過神來,臉上訕訕,拱手尷尬的說道:
“老世叔啊”
“說的是,說的對”
“小侄太心急了,腦子糊塗了”
是的,不聽不知道,一聽嚇死人。
這個磨盤山之戰,原來是這樣的啊,堪稱經典伏擊戰啊。
整個大戰役,七八萬清軍,全部被算計了,算無遺策,算計死死的。
大戰一起,火炮火船,地雷轟天雷,全部上陣,把清軍分割成幾段,前後難以呼應。
戰場上,前後一堵,再圍上去,一股一股的吃掉,最後全軍覆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