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省,泉州府,晉江縣的府衙,燈火通明。
福建清軍的軍議,大佬重將雲集,繼續進行著。
“呃、、”
驟然聽到點名的黃悟,也是一個愣神,眼中帶著一絲的遲疑。
心中大罵,好你個達素,當真是記仇啊。
他黃悟為了自己的好基友,多說了兩句而已,不至於如此惦記吧。
半響後,立馬回過神,忙不迭地的走出來,躬身彎腰,臉色訕訕,謙虛的回道:
“回稟大帥”
“末將就是一介武夫”
“聽令行事,衝鋒陷陣,報效皇恩,那是本分”
“至於,如何攻打金夏兩島”
“末將武夫莽漢一個,位卑言輕,不值一提”
、、、
熟歸熟,女真人的話,明麵上的話,可不能儘信啊。
沒看到嘛,上麵的靖南王,前麵的李總督,也都是裝慫裝死狀態。
他一個小小的海澄公,鄭逆降將一個,有什麼資格瞎說啊。
最典型的,就是剛才的施琅父子,被索渾嘲諷訓斥,黑臉都射糊了。
至於,先帝說過的話,誰知道真假啊。
他這個海澄公,活的好好的,總不能鑽到地府裡,去質問順治皇帝,求證真假吧。
更何況,世道紛亂,騎牆派高手太多了。
去年一年,清軍慘敗,出了一個尚可喜,韃子肯定性情大變,忌憚所有的漢將。
這時候,能慫就慫,能低調就低調,低頭裝死最合適了。
“嗬嗬”
主位上的達素,卻是一反常態,麵帶微笑,嗬嗬笑著。
“海澄公”
“切勿多慮”
“你的忠心,有目共睹的”
“京城裡的鼇少保,也是讚賞有加”
“說吧,大膽放心的說,敞開了說,對錯都無所謂”
、、、
說罷,大手一揮,挺直老腰子,就是想聽一下,黃悟的看法。
是的,在他眼裡,降將也是分類的,有好有差。
這個海澄公,開府漳州,先帝親封,了不得的存在啊。
一個海澄縣,就足夠證明黃悟的忠心,是真正的鐵杆漢奸。
開玩笑,這個海澄縣,耗費鄭氏十幾年時間,幾百萬金銀投入,打造的堅固堡壘。
可想而知,鄭逆海盜,失去了海澄縣,日夜滴血啊。
依照鄭逆的殺性,隻要是有異心的,無論是親族還是親信,統統乾掉,絕無活路。
眼前的黃悟,除了跟著大清國,一條路走到黑,這輩子都彆想回頭了。
更何況,在堂的一眾文臣武將,要說最了解鄭逆的將軍。
就兩個了,一個黃悟,另一個是反複小人施琅。
達素自己,耿繼茂,李率泰,劉漢祚,馬得功,常進功等等,都是兩眼一抹黑啊。
“好”
話到說到這個份上了,海澄公也就不再矯情了,點頭問問說了一個好。
沒錯的,上麵的達素,都抬出了鼇少保,不說也得說啊。
更何況,大丈夫,誰不喜歡功勳啊,榮華富貴,福澤後人。
同理,黃悟也是自認為,最了解鄭逆的滿清大將,滿腹戰略戰術啊。
“回稟大帥”
“要說這個金夏圍攻戰”
“首先,要了解的,就是鄭逆的兵力了”
“去年,前年,鄭逆的勢力,是最巔峰的時候”
“50個兵鎮,有7個水師營,還有不少雇傭兵,海貿船隊,扈從兵馬,水手,炮手等等”
“水陸兩棲兵6萬,水師2萬,精兵超過8萬”
“再加上扈從的話,可能達到了12萬,甚至是15萬”
“其中,鐵人軍6千,盾牌兵8千,火槍兵3千,陸軍不會超過2萬”
、、、
是的,之前,黃悟是鄭成功的心腹大將,非常了解鄭氏的兵力結構。
否則,也不會鎮守海澄縣,拱衛金夏兩島。
當然了,這一點,施琅也是非常清楚的,可惜,被女真人猜忌,沒機會說話。
“去年的大戰”
“鄭逆賊子,剛愎自用,好謀無斷,驕狂自大”
“我朝,在江南的兵馬,勇猛無敵,奮勇殺敵,一戰大敗鄭逆賊子”
“鄭逆的心腹大將,甘輝、萬禮、林勝、陳魁、張英、藍衍,全部被砍了腦袋”
“尤其是鐵人軍,鄭逆倚重的精銳重步兵,傷亡過半了”
“末將估摸著,鄭逆的殘兵,應該在5萬左右,不會超過6萬”
“其他的貿易船隊,水手輔兵等等,也需要看守航線,做他們的海貿生意”
“否則的話,鄭逆的糧餉,就得出大問題,難以為繼”
“再加上,閩浙兩省,沿海的大小島嶼,後麵的大小金門,也需要留人看守”
“因此,末將估摸著”
“真正在廈門本島,還有周邊的海灣,鼓浪嶼,海門島,兵力不會超過4萬”
“此番大戰”
“大帥英明,要是能集中4萬以上的精銳,再配上幾萬扈從綠營兵馬”
“再分幾路出擊,衝過狹小的海灣,登上廈門本島”
“定能一戰功成,一戰擒殺鄭逆賊子,徹底乾掉大清國的心腹之患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