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城,五華山,乾清宮,養心殿,東直房。
“咚咚咚”
坐在右側的臨國公李來亨,回想過去舊事,是越說越氣憤。
昂著頭,牛眼瞪得滾圓,粗壯的大鐵手,忍無可忍,敲了幾下厚重的桌子。
義憤填膺,得勢不饒人,根本不留餘地,越說越生猛。
這個老武夫,死死盯著左側的李晉王,繼續開口開噴:
“第二年”
“也就是崇禎十年,祖父做了這個義軍盟主”
“很自然的,就成了官軍的眼中釘,肉中刺,恨不得趕儘殺絕”
“果不其然,沒過多久,祖父的義軍,就中招了”
“在渭南,潼關南原,遭遇了洪承疇洪老狗,孫總督的聯手伏擊,傷亡慘重,軍隊都丟完了”
“迫不得已,無處落腳的祖父,隻能投靠你們的八大王,暫且棲身”
“可是呢,堂堂響徹天下的八大王,身為義軍盟友的一員,又是怎麼做的呢?”
“嗬嗬”
“表麵一套,背後一套,陰陽兩麵派”
“表麵上,收容接納,背地裡,卻是要下死手,意圖伏殺,吞並祖父的殘部”
“幸虧,好在,祖父夠機警,發現了端倪,連夜逃脫,僅以身免”
“嗬嗬”
“這就是你們,口口聲聲的,仁義道義?”
“還不是趁著祖父兵敗,兵微將寡,趁人之危,趁機下死手”
“這又是什麼?還不是趕儘殺絕,斬草除根?”
、、、
瞪著牛眼子的小老虎,繼續冷言冷語,強勢輸出,壓根不給李定國留麵子。
就這麼硬剛,把李晉王剛才噴出來的話,原封不動,全部塞了回去。
是的,有怨報怨,有仇報仇,這就是老殺胚的德性。
你們的八大王,心生妒忌怨恨,趁著李闖王落魄的時候,想搞伏殺兼並。
你們能做初一,那他的祖父李闖王,也可以做十五。
果不其然,四年以後。
懷恨在心,勢力強橫的李闖王,等了那麼多年,也終於逮著機會了。
八大王被左良玉追殺,上天入地無門,逃到闖營躲避,李闖王也可以,搞伏殺兼並。
隻是,那一次,你們命好,被活曹操通風報信,僥幸逃脫了而已。
“呃、、”
麵對強勢輸出的李來亨,冷臉冷哼。
左側的李晉王,微微側過頭,眼神飄忽,支支吾吾,躲避對方憤怒的目光。
他怎麼也想不到,這隻小老虎,性情如此火爆。
再有一點,這他媽的,記性也太好了吧。
崇禎八年,年僅9歲的李來亨,就把事情記的如此透徹。
沉思了一會,知道躲不掉的李晉王,還是抬起頭,迎著小老虎的冷臉,搖頭歎息說道:
“臨國公”
“當年啊”
“義父,李闖王,也是而立之年,跟咱們現在差不多”
“意氣風發,豪氣萬千,在三十六義軍裡,都是響當當的大人物”
“麵對官軍的四麵圍剿,刀口舔血,過了今天沒明天”
“說來說去,其實還是義氣相爭,並沒有什麼你死我活,不共戴天之仇”
、、、
是的,當年是崇禎登基初期,陝北就已經亂成一團漿糊。
李自成是失業郵差,八大王是犯了事,要殺頭的邊軍小卒子。
後來,都是活不下去了,才聚義暴動,走上反明的不歸路。
那時候,李闖王和八大王,年紀都不大,也都是30多歲左右。
跟東值房裡麵,大明的兩個擎天柱,小尉遲李定國,小老虎李來亨差不多。
“不過”
“你捫心自問,當年的義軍盟主,到底誰更有資格?”
“崇禎三年,義父就在家鄉,聚義起兵,響應陝北的王嘉胤,王自用”
“義父的軍隊,作戰勇猛,軍紀嚴明,屢立戰功”
“不出一年時間,就成了義軍三十六營的大首領之一,實力最強勁”
“那時候,你們的李闖王,僅僅是一個小隊長”
“先是投了王左掛,隨後又投了張存孟,最後走投無路,才找到高盟主”
“說句不好聽的,這要是沒有高盟主的提攜,單憑你祖父的威望”
“嗬嗬”
“等到猴年馬月,也是輪不上的”
“單憑這一點,義父就更有資格,做這個義軍盟主”
“義父要是做了盟主,這個天下,說不定,就是另外一副模樣了”
“哎”
說到這裡,李定國眉頭深陷,又深深的歎了一口,索然無味的說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