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看到嘛,楊昌業的兄長楊昌彥,一個刑部尚書,也是一個透明人,或有或無的存在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更何況,現在的朱皇帝,老辣至極,任人唯賢,唯才是舉,精明的很。
什麼人,該放到什麼位置,朱皇帝心裡清楚的很啊。
這個楊昌業,楊昌彥兄弟,在朱皇帝登基以後,並沒有出彩的地方,很難得到朱皇帝的重用。
“咚咚咚”
狗大戶楊昌業,可不會在乎彆人的有色眼睛,嫉妒之心。
渾身激動顫抖,用力一把掙脫朱皇帝的大鐵手,猛的匍匐在地。
滿臉漲紅,雙目含淚,眼珠子刺紅,猶如吸血鬼似的。
一邊玩命磕頭,一邊敞開喉管子,哆哆嗦嗦的,歇斯底裡的高呼:
“皇恩浩蕩”
“陛下乃真龍天子,千古明君聖君”
“去年,朝廷危難之際”
“陛下龍遊淺灘,蒞臨寒舍,區區些許錢糧,實乃楊氏之榮幸”
“陛下對楊氏的恩典,如天之高,地之厚”
“家兄和老臣,全族上下,無不感恩戴德,永世不忘”
、、、
當真是激動難耐,雙目含淚,激動的都不知道如何回話了。
開玩笑,朱皇帝崛起之初,狗大戶楊昌業,才投入幾個錢糧啊。
剛開始,朱雍槺娶劉盈的時候,也就是送了幾千兩白銀,以賀禮為借口。
然後,朱雍槺要募兵練兵了,楊昌業才開始投入上萬兩,還有幾千擔糧草。
楊氏真正的發力,還是等楊昌彥的加入。
不但送了嫡女楊萱,還把永昌府的工匠,錢糧全部搬入勇衛營,這才是大手筆啊。
“咚咚咚”
果不其然,打虎親兄弟,上陣父子兵。
站在前麵的楊昌彥,也站不住了,跟著跪下去,磕頭高呼:
“聖恩浩蕩”
“皇上英明睿智,真乃一代英主,萬民敬仰”
“陛下自登基以來,勵精圖治,銳意進取,驅除韃虜,複太祖之基業”
“皇上之恩德,楊氏銘記於心,永世不忘”
“永昌楊氏,願誓死效忠,鞠躬儘瘁,絕不辜負陛下之期望”
、、、
正統讀書人出身的他,說話就是有水平,滴水不漏。
話裡話外,全部在拍馬屁,猛誇朱皇帝的豐功偉績,壓根不提去年的事情。
是啊,有一些事情,就應該藏在心裡,不說出才是最好的。
像朱皇帝這樣,全部拿出來說事,反而不利於楊氏。
畢竟,楊氏資助了岷王,得到的回報,那都是幾十倍,幾百倍,收益太大了。
楊氏要想在朝堂站穩腳跟,反而應該低調為主,低頭裝死,暗地裡積蓄力量。
朱皇帝這種君王,深通帝王心術,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啊。
沒看到嘛,就是一個簡單的磕頭,他都能玩出花樣來。
現在,誰不知道,朱皇帝是公認的猛將悍將,一雙大鐵手,有霸王千斤扛鼎之神力。
可是呢,這麼多文臣武將,硬是能從他的手中掙脫。
如此,才能有機會,再次跪下去,臣服在朱皇帝腳下啊。
唯有兩個文臣,郭之奇和連城璧,紋風不動,朱皇帝就是不讓他們跪下去。
可見,朱皇帝心思之深沉可怕,帝王心術,聖心如淵啊。
“嗬嗬”
朱皇帝淡定自若,嗬嗬一笑,隨手扶起楊昌業。
隨即,又瞟了一眼楊昌彥,暗罵一句老狐狸,微笑著點頭說道:
“楊尚書”
“都起來吧”
“楊氏很好,很不錯,朕心裡有數的”
“永壽宮的楊妃,馬上就要臨盆了,給皇室增添子嗣”
“四川的楊定,領兵出戰快一年了,勇猛無敵,戰功赫赫”
“侍從室的楊旭,勤奮刻苦,踏實肯乾,將來也是州府之才”
“雲滇商行的楊睿,也乾的非常出色,替皇家賺了不少內帑”
說到這裡,朱皇帝突然頓了一下。
眉頭一挑,用調侃似的語氣,繼續說道:
“對了”
“雲滇商行啊”
“楊知府啊,你督促一下楊睿”
“要放開手腳,大乾特乾,彆有什麼顧忌”
“滇緬商道,本就是曆朝曆代的陸上絲綢之路”
“朕希望啊”
“大明的商戶,能行商天下,亞洲,非洲,歐洲,一個都不能少”
、、、
精明老辣的朱皇帝,心裡麵門清呢。
當初在永昌府,楊氏資助自己起兵,勞苦功高,功勳卓著。
但是,朱皇帝給的回報,可不是一星半點啊。
楊昌業,楊昌彥,兄弟倆,同朝為官,都是重臣大臣。
他們的子侄嫡女,後妃楊萱,大將楊定,錢袋子楊睿,侍從室的楊旭,都是朱皇帝的恩典啊。
這他媽的,這要是以後,有人說朱皇帝刻薄寡恩,朱皇帝就可以剁了他的狗頭了。
喜歡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:()中興大明,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